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盛...  11/15
   九号公司卡丁车产品...  11/12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产...  11/06
   脑机海河实验室团队...  11/03
   长沙“公交医生”一...  10/25
   全国七成左右发明专...  10/19
   庞代文:让微小量子...  10/14
   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塑...  10/07
   刘珈岩:热爱发明的...  10/05
   1979年至2023年我国...  10/01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  09/20
   2024年芬兰千年技术...  09/05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  09/01
   九阳:发明了一个产...  08/31
   浙江一本科生团队研...  08/27
   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1...  08/23
   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  08/19
   晶体管家族增添新成...  08/16
   平湖曹桥开展“四大...  08/13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  08/09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9 7374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32项举措助力郑州建设国家创新高地2023/04/03
    本报讯(记者 李娜)到2025年,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实现“三突破、四倍增”。记者近日从郑州市科技局获悉,郑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率先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我市将采取32项举措,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2025年实现 “三突破、四倍增”

根据《意见》,到2025年,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实现“三突破、四倍增”。

三突破是: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实验室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大科学装置建设实现新突破;创新投入实现新突破,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0%。

四倍增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超过10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倍增,超过10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倍增,达到13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现倍增,累计达到300个。

优化创新功能格局

《意见》提出,除优化全域创新功能布局外,我市还将高标准建设中原科技城、加快国家自创区提质发展、推进国家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

就优化全域创新功能布局来说,我市以自创区为引领,以中原科技城为带动,沿黄河生态走廊,将智能传感谷、金水科教园区、智慧岛、鲲鹏小镇串联起来打造沿黄科创带,优先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强化创新研发、产业孵化、教育科研、科技服务等功能,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耦合”。围绕沿黄科创带加强区域板块创新联动,延伸形成东西“两翼”创新驱动、四个开发区有力支撑的局面,以中原科技城为引领,联动航空港区、经开区、新郑市、中牟县,打造东部产业协同创新片区,提升产学研协作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承接能力,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战略纵深;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联动中原区,辐射带动荥阳市、新密市、巩义市、上街区、登封市,打造西部科技创新辐射片区,发挥科教资源密集优势,重点发展科技型创业、科技型产业和科技服务,深化片区创新协作。

高标准建设中原科技城,加快建设龙湖北部、如意湖、龙子湖、郑州东站、白沙北部、白沙南部、连霍高速以北片区等重点功能片区,将中原科技城建设成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未来科技研究+中试+成果转化”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综合研发功能区,打造成为“科技、智慧之城”“宜居、生态之城”和“集约、高效之城”的世界一流科技城。

加快国家自创区提质发展,支持郑州高新区开展先行先试改革探索和制度创新,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推进国家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按照“智用产学研”的原则,以人工智能应用为牵引,壮大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引领带动郑州大都市圈人工智能联动发展。

建设一流创新平台

在创新平台方面,我市将在这些方面发力——

重塑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等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参与实验室体系建设。对新创建或优化重组进入新序列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5年给予资金支持。

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郑州大学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平台,鼓励驻郑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谋划研究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量子信息技术基础支撑平台、优势农业种质资源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在郑布局,对成功落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

打造高水平双创载体平台,大力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星创天地、双创示范基地、科普基地等建设,对创建成功的国家孵化载体,给予资金奖励。

实施一流创新课题

组织实施一流课题项目。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等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每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优势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等需求,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创造,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支撑培育国内领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依据上年度累计技术合同成交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加快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推动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成投用,加快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的运行模式,打造立足河南、辐射中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发展期给予运营经费补助。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对于企业来说,《意见》提出“一揽子”利好: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培育一批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活动的“四有”规上工业企业。对在郑建立研发中心的省内规上企业,在场地、资金、人才团队及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各类建设主体新获批的国家级研发平台给予一次性奖补。

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对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奖励。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定期遴选发布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行业带动性大、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的创新企业榜单。

做强创新领军企业——实施创新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并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积极开展全球布局,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汇聚一流创新团队

大力集聚创新人才方面,《意见》提出,我市要通过“一流平台+一流课题”、以才引才等形式,引进全球创新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与骨干人才等高层次创新人才,按照“郑州人才计划”给予支持。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中原科技城·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开展人才评价机制试点改革。完善人才服务保障,综合运用政策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等方式保障人才安居需求,提升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水平,落实高层次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停居留政策,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人才发展环境。

创设一流创新制度

在强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意见》提出,我市要简化经费预算编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研究方案调整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

探索场景驱动创新模式,谋划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数字政府、绿色低碳等若干应用场景项目,布局量子科技等未来技术场景,开展前沿应用技术试验验证与迭代创新,对符合条件的应用场景项目,按其实际投资额按一定比例给予资金支持。

深化创新用地制度探索,对科技型企业新建总部、研发中心等使用商务用地的情况,探索实行差异化土地供应价格。

构建开放创新合作机制,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给予奖励。

培育一流创新文化

在厚植创新文化土壤方面,《意见》明确,我市要办好“郑创汇”“中国创业者大会”“世界传感器大会”等系列国际创新创业活动,拓展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大赛、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等影响力,吸引一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在郑落地,擦亮“活力郑州”创新创业品牌。

完善容错包容机制,依法支持改革、激励创新、保护创业,对先行先试探索性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但符合规定、勤勉尽责、未造成严重损失或恶劣影响的,依规依纪依法不作负面评价和责任追究。来源:郑州日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