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盛...  11/15
   九号公司卡丁车产品...  11/12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产...  11/06
   脑机海河实验室团队...  11/03
   长沙“公交医生”一...  10/25
   全国七成左右发明专...  10/19
   庞代文:让微小量子...  10/14
   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塑...  10/07
   刘珈岩:热爱发明的...  10/05
   1979年至2023年我国...  10/01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  09/20
   2024年芬兰千年技术...  09/05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  09/01
   九阳:发明了一个产...  08/31
   浙江一本科生团队研...  08/27
   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1...  08/23
   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  08/19
   晶体管家族增添新成...  08/16
   平湖曹桥开展“四大...  08/13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  08/09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9 7374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农业产学研融合再添“新军”2023/01/31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龙胜村水木蔬菜工厂番茄种植智能大棚内,工人正在悬挂物理防虫带。 谢尚国摄(中经视觉)

近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新增两名新成员——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联盟和肉类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聚焦的关键词都是“优质”和“绿色”农产品。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核心关注点之一。联盟如何破解农业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难题?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相关专家。

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我国农业科技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2014年12月,原农业部主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组织全国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涉农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经过8年的发展,联盟在规范化管理、实体化运行、一体化创新上积极作为,在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说,联盟创新了“实体化”“一体化”“共建共享”等运行机制,集聚了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优势科技力量,打通了产业领域中生产技术、示范推广与成果转化等各环节,集成了关联不足的单项技术,制定了引领产业的标准,促进了科研成果研发与产业实际需求紧密衔接。实践证明,联盟是不改变现有管理体制前提下科技组织方式的重大创新,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平台载体。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副局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主任张军民介绍,联盟细致摸排诸如秸秆焚烧、畜禽粪污、重金属污染等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梗阻”问题,强化技术环节贯通性,集成单项技术形成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了技术集成、方案综合、效果叠加。

8年来,面向农业主要产业、典型区域和难点问题,建成专业联盟、产业联盟和区域联盟三大类型90余个联盟,涵盖了奶业、棉花、渔业、果业、油脂、农药、肥料、农机、农业大数据等产业,主导了盐碱地综合利用、东北秸秆焚烧、南方重金属污染、西南热区石漠化等重大问题的协同攻关。上千家科研院校、企业参与联盟建设,改变了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状,基本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格局。

“一体化”打通上下游全产业链创新。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所长李付广说,破解棉花产业的困局,只靠科研或者种植、生产环节发力是不行的,必须建立棉花全产业链治理模式,构建从科研育种、生产种植、加工流通到纺织服装的全产业链条。棉花联盟打造了标准化的高品质棉花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纺织基地,将分散的创新链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推动了上下游创新资源的汇聚。

“一盘棋”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国家农业大数据与信息服务联盟,针对农业信息资源碎片化问题,构建了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集合了各类资源2000余万条、农业科学数据集600多个,实现了联盟成员单位内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99.9%的保障水平,形成了从科技资源产出、保存到分析和应用的科研全流程生态圈。有关科研人员表示,联盟共建共享机制的探索,为全国农业科研工作者在田间地头获得一手文献提供了可能,为我国农业大数据建设的资源整合、即时传递、协同建库提供了经验。

“一条龙”推进多元主体紧密融合。实体化机制是针对产业联盟“一条龙”目标的具体路径。目前,以企业牵头的产业联盟共计27家,衍生出了运营机构实体化、研究机构实体化和服务机构实体化等多种形式。部分联盟已由组织结构松散、创新成果简单加和的初级阶段向深度整合实体化的中高级阶段发展。通过联合联盟成员注册经济实体,破解了过去联盟在合作研发过程中产权归属明晰度不够,极易发生纠纷,创新效率较低的问题,联盟成员也因此可以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获得相应收益。专家表示,联盟的实体化运营促进多元创新主体形成利益凝结点,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了科技与产业、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紧密结合,有效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