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盛...  11/15
   九号公司卡丁车产品...  11/12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产...  11/06
   脑机海河实验室团队...  11/03
   长沙“公交医生”一...  10/25
   全国七成左右发明专...  10/19
   庞代文:让微小量子...  10/14
   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塑...  10/07
   刘珈岩:热爱发明的...  10/05
   1979年至2023年我国...  10/01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  09/20
   2024年芬兰千年技术...  09/05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  09/01
   九阳:发明了一个产...  08/31
   浙江一本科生团队研...  08/27
   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1...  08/23
   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  08/19
   晶体管家族增添新成...  08/16
   平湖曹桥开展“四大...  08/13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  08/09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9 7374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背后有故事2021/05/05
    新华社天津4月26日电(记者王井怀)在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档案室,保存着一张1953年颁发的“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记者前往探访这张发明证书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是怎么来的?

  “发明人:侯德榜;发明名称:侯氏碱法。前项发明业经本局审查合格,给予发明权五年……”

  一张透黄的发明证书上,赫然写着“发字第一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颁发的第一张发明证书。”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厂史专家王晓亮说。

  20世纪初,以西方国家为主的索尔维公会垄断纯碱制造技术,并对会员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碱是工业之母,突破不了纯碱制造技术,我国化学工业就被外国人‘卡住脖子’。”王晓亮说。

  1916年以后,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决心以盐制碱并成立永利碱厂,随后邀请科学家侯德榜回国担任总工程师。侯德榜先后向美、德等国洽谈购买专利工艺,但受到各种阻碍。

  “德国为了保护盟国日本企业的利益提出个要求,按德国工艺制造的纯碱不能卖到日本占领的东三省。”王晓亮介绍说,侯德榜反驳说,东三省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制造的碱当然要卖到那里,于是中断了谈判。

  回国后,侯德榜带领技术团队,克服技术封锁、日本入侵等巨大困难,先后突破西方国家垄断的索尔维法、察安法两种制碱工艺,并于20世纪40年代发明“侯氏制碱法”。

  南开大学教授赵津在其著作中提出:“侯氏制碱法把纯碱工业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它是中国人在世界化工史上留下的辉煌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侯德榜向政府申请专利。1953年7月,当时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给侯氏制碱法颁发第一号专利。

  从1到1000,制碱工业蓬勃发展

  现在,“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已经孕育出一个注册资本70亿元的国有企业。范旭东、侯德榜等人开创的永利碱厂等多家企业,现在发展成为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下属企业。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副部长刘宇娜介绍,“侯氏碱法”至今仍是先进的制碱工艺,与其他制碱工艺相比,基本没有废渣和废水,适应了当代环保要求。

  进入新世纪,渤化集团在国内率先实现制碱设备大型化、高效化,企业迈进世界制碱技术的先进行列,一大批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截至2020年底,渤化集团共有有效专利1108件,其中发明专利306件,实用新型专利760件,外观设计专利42件,集团多年来累计申请专利达到3255件。

  渤化集团科技创新部部长王志东说:“从新中国第1件发明到现在,专利数量突破1000件,有100多年历史的渤化集团将创新视为生命,持续为推动我国化工产业发展出一份力。”

  企业强不强,专利是试金石

  26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布知识产权发展指数报告与创新能力排行榜,渤化集团所属企业再次上榜。

  “在高质量发展时代,企业实力强不强,就看有多少高质量专利。”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处处长李加军说,创新发展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整个区域形成创新浪潮。

  为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天津市滨海新区为渤化集团等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便利服务。

  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郑博文介绍说,新区推出专利快速预审通道,区内企业的专利授权时限从全国平均的22个月压缩到3个月,助力专利以最快速度转化为生产力。

  与此同时,大力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和专利成果对接。李加军介绍说,2020年全区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7.2亿元,同比增长473%。滨海新区2020年知识产权发展指数达到184.4,同比增长25.9%。

  “创新正成为企业的共识,这将是推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李加军说。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