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河北去年高校发明专...  03/02
   永州高价值发明专利...  02/19
   2024年新疆专利授权...  02/14
   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  02/06
   国家知识产权局:20...  02/03
   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  01/25
   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  01/17
   安徽省每万人口发明...  01/13
   2024年我国国内发明...  01/11
   北京“追新”破题:...  01/05
   宣城市新增发明专利...  01/02
   2024年中小企业有效...  12/26
   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12/22
   2024年中国经济观察...  12/11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0 7397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商务部报告称跨国公司借专利术“包抄”中国2004/06/14
    晨报讯 (记者 刘映花) 商务部最近调查发现,跨国公司正在借专利术悄悄“包抄”中国对手,他们现在每年在华的专利申请量高达30%。

  商务部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的这份报告说,中国企业已处在跨国公司专利的重重包围之中。该报告预测,下一步,汽车和制药业将成为跨国公司专利申请新热点。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课题组分析了医药、汽车、通信、家电等领域中的八家代表性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情况。这些公司是美国辉瑞、德国大众、诺基亚、摩托罗拉、IBM、汤姆森、飞利浦和索尼。

  结果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长。“这说明跨国公司已认识到中国是全球的一个主要市场,必须从战略高度上予以重视,并通过获得专利保护来赢得市场份额。”报告说。

  但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个坏消息,中国的哪个领域具有市场潜力,跨国公司就会在哪个领域寻求专利保护。中国企业可能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过去几年,跨国公司专利“攻势”集中于通信、计算机、家电等领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索尼和飞利浦利用“DVD专利使用权联盟”这条“大棒”,使中国DVD碟机企业交了几十亿元的专利费。

  现在,跨国公司把眼光投向中国的医药和汽车业。报告认为,这两个领域日益密集的专利“陷阱”将成为中国公司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