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盛...  11/15
   九号公司卡丁车产品...  11/12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产...  11/06
   脑机海河实验室团队...  11/03
   长沙“公交医生”一...  10/25
   全国七成左右发明专...  10/19
   庞代文:让微小量子...  10/14
   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塑...  10/07
   刘珈岩:热爱发明的...  10/05
   1979年至2023年我国...  10/01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  09/20
   2024年芬兰千年技术...  09/05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  09/01
   九阳:发明了一个产...  08/31
   浙江一本科生团队研...  08/27
   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1...  08/23
   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  08/19
   晶体管家族增添新成...  08/16
   平湖曹桥开展“四大...  08/13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  08/09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9 7374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科研领域的新长征--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纪实2004/11/04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题:科研领域的新长征--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纪实

  新华社记者李斌 吴晶晶

  李国杰、裴刚、卢柯……一连串在国内外学术界声名鹊起的名字。

  基因测序、澄江动物群、超级计算机……一系列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成果。

  成果迭出,人才辈出。知识创新试点实施6年来,作为引领中国科技发展的“火车头”,中科院矢志创新,面貌一新。6年的实践昭示人们:只要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中国科技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小标题)一次非同寻常的“加盟”:群贤毕至中科院

  科学院最近的一则“内部新闻”引人关注。国际知名学者、微软亚洲研究院李子青研究员“加盟”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做大做强生物特征信息处理团队。

  人才回流,人才流向中科院,是近年来出现的喜人景象。然而,就在6年前,中国科技界也曾一度陷入徘徊,人才流失,追赶世界科技的脚步显得有些缓慢。在科技突飞猛进、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而发达国家占据绝对科技优势的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火车头”,究竟该何去何从?

  1998年,无疑将成为中国科技史的分水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部署,并先行在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试点,分三期进行:一期启动,二期全面推进,三期从2006年到2010年,力争届时我国知识创新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科技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前10名。

  科技人员分流、研究所整合……在经历了最初的“阵痛”之后,中科院目标更加凝练,机制更加灵活,人员更加精练年轻,环境更适宜研究,知识创新的大旗高高飘扬,一个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科学院初现风采。

  和李子青作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勇挑神经研究所所长重担的华裔学者、神经科学权威蒲慕明研究员,有将美国哈佛大学整个实验室打成64个箱子带回来的物理学家陈东敏博士。甚至,连“洋人”也开始青睐中科院——法国女科学家蒲林特在中科院的实验室一呆就是数年。6年里,中科院群贤毕至,群英荟萃:引进国外杰出人才702人,通过百人计划吸引国内优秀人才101人,更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1998年,我辞掉了英国的位子,卖掉了房子和车子,带着老婆和孩子,回到中关村这个村子,来到自动化所的小院子。”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谭铁牛形象地说:“中科院没有让‘海归’成为‘海带(待)’,而是成了生猛海鲜。”

  待遇提高了,环境变好了,办公条件改善了……这是近年来中科院给人们留下的普遍印象。但真正走近中科院,印象最深的还是人的变化:精气神更足了,信心更大了,整个中科院上上下下都洋溢着一种团结向上、勇于创新的气氛。

  一石激起千层浪。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犹如投下一颗“重磅炸弹”。高校、公益性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人们纷纷前来中科院取经,改革措施和计划在这些地方也纷纷出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行动。悄然间,巨大的能量正在被撬动和释放。

  (小标题)一份沉甸甸的“成果清单”:中科院进入“黄金期”

  六十个职位,七千多博士和硕士报名。

  不久前出现的这一幕,让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至今仍感慨不已:就在6年前,这家国立研究所差一点被合并到一家企业,不复存在。是知识创新试点,使计算所重新焕发青春——想大事,办大事,挑大梁,全所实施“顶天立地”发展战略,强攻超级计算机、通用CPU、下一代互联网、音视频解码等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短短数年间,这里已成为国内信息技术研究的“重镇”,众多专家和学子慕名而来。

  计算所仅仅是一个缩影。知识创新工程实施6年来,中科院确立了新时期办院方针,科技布局调整有序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创新文化建设初见成效,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取得了显著成效。

  “整体发展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创新能力比我们预想的要快,我们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由科学院先行试点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倍数效应”在中科院得到充分体现。作为衡量科研机构“产出”能力的重要标准,6年来,中科院论文和专利成数倍、数十倍增长:全院SCI论文增长一倍多,已超过德国马普学会等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近14倍,软件著作权数增幅更高达20倍。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大多数科学家来说,《自然》和《科学》可望不可及,鲜有人“光顾”。然而,仅在过去6年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就“光顾”43次。6年来,中科院专家在两家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19篇,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

  基础研究有突破,高技术和公益性领域也“不甘落后”。一个个重大成果接踵而至,一项项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国民经济直接做出了贡献。

  一份沉甸甸的“成果清单”,列举了6年来的90项重大科技成果,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既有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体任务、“创新一号”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曙光和深腾超级服务器等重大高技术创新,也有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群体体细胞克隆牛、猕猴桃新品种培育、治疗艾滋病新药等重大公益性创新成果。

  难怪国外媒体惊叹:“载人航天的成功、基因图谱的破译……在不知不觉之间,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跃居到世界最前沿。”

  (小标题)一个信心满怀的中科院:重任在肩,光明在前

  人才是活生生的,成果和论文是实实在在的。然而,只有经验才是最宝贵的。6年的实践,使科学家们对未来信心满怀。

  作为国家的科技战略力量,中科院必须将工作重点放在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上来,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必须坚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线;必须实现知识创新、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促进工程化产业化的紧密结合;必须营造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创新探索、竞争合作的创新文化环境;必须把中科院办成全国人民的科学院,与政府、大学、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这是路甬祥的经验总结,也是中科院党组和全院4万科技人员的共识。

  “科学院一定要敢于啃硬骨头,也有能力来啃硬骨头。要做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大事,提高本土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李国杰院士掷地有声。

  原始创新、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亟待提高,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数量明显偏少……路甬祥成竹在胸,虽然中科院仍存在诸多问题,但世界科技正在酝酿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未来20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机遇期里,中科院能否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系统的科学基础和强大的技术支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科院今年起明确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

  “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大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同时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合作关系。”路甬祥说,从2006年起,中科院将把工作重点集中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上来,以实现跨越和持续发展。

  中科院将在提高“五大能力”上下功夫:凝聚科技创新目标、组织科技创新队伍、加快重大成果产出的能力;革新科技生产关系、进行管理改革创新的能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文化、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能力;有效富集社会创新要素的能力;有效吸纳国际科技资源的能力。

  “国家创新体系还在建设之中,我们尚需努力。”首届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指出:“相信十多年、二十多年后,中国应该出现科学上的奇迹。”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