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学院的徐卫林教授发明一项纺纱技术,获得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此前,这一技术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现在,媒体正在关注这项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徐卫林教授与山东如意集团的合作故事,故事在不同的人来看,会有不同的意味吧。我想说的算是一点偏门的想法。
科技与技术,两者密切相关而各不相同。科学主要在求真,技术主要在求用,科学改变人们的思维,甚至观察世界的方式,例如日心说、进化论、万有引力等等,技术主要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例如火、电灯、手机等等。当然,科学与技术的区分有时并不严格,诺贝尔奖的得奖项目中,不少也难分属于科学还是技术。
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发现都像日心说、进化论这样影响重大,并不是所有技术发明都像电灯、手机这样引人瞩目。但是,很多技术,看起来貌不惊人,想起来了也无奇处,实际上起的作用却超出想象。
我记得拉链曾被视为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拉链这东西,怎么看都不起眼,实在不好说技术含量有多高,意义有多大,但确实,今天几乎每个人每天都在得益于这个小东西。
刚查了一下,1986年被美国《世界科学》杂志评选的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10项发明,拉链位居榜首,它于1893年被发明,同年亮相于芝加哥世博会,上世纪30年代开始传遍全球,今天,几乎人类生活中所有需要频繁开闭的地方,都会有它。它使开闭管理变得简捷,同时还参与制造人类的思维与文化。当你看到马路频繁开挖,会讽刺说“干脆给马路装个拉链”;克林顿与实习生在白宫有性丑闻,人们命名曰“拉链门”。
怎样纺纱,涉及我们穿什么。除非极端天气状况,穿什么似乎不是一个“要命”的事情,这就是说没有这技术,也不会有人活不了,穿别的东西也是完全可以的。我看到介绍,徐卫林的技术,被视为纺纱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行话讲,“突破了传统纺纱技术高档次、高品质的局限,突破了传统纺纱技术对纤维技术等级要求的极限”,简单说,就是能使织物变得轻如蝉翼但仍然保暖耐穿,并且能够用低等原料纺出来。
一般地,我们可以计算这种技术在企业运用,能够产生多大的效益,例如创造多少利润,增加多少GDP。进一步地,我们还可以设想这技术将使人在衣物问题上减少一些烦恼,例如棉农是否会减少,织物循环利用水平是不是会提高,探险或旅游是不是可以减轻衣箱等等。但落实到每个人,一项技术也许是很难说使你受惠有多大。
我的意思是说,技术进步很多时候只是给我们造成一些方便,而且类似于润物细无声,你不刻意去想,很难得与伟大之类的词联系起来,哪怕就是手机吧,似乎也只是使我们能够讲电话时不必受制于一根电线而已,但其实,它正默默构造一个新的世界,使人得以拥有永远在线的条件,进而推动人际关系、交流方式和国家治理上的变化。
传说缧祖发明了织布,黄道婆发明织布机,丝绸之路运输的也不过是一些生活用品,机器纺纱开启了工业革命。生活真的是很重要,从《左传》《战国策》到《史记》《汉书》,里面不知有多少战争为的也是生活物品,例如牲口、粮食、马匠、织帛等等。
当我们追问“生活有什么意义”时,内在地有否定生活本身即是意义的意味,似乎生命的意义只在于超验的东西中,但其实生活本身也是有意义的,改变生活是伟大的,这就是为什么拉链、尼龙、石膏绷带都称为改变了20世纪的伟大发明。(汉网-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