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区科技园“求新”专利技术应用公司,最引人注目的是十几个大整理箱。里面盛放的,不是普通产品,而是“智慧结晶”――专利资料。“红色的装着发明专利资料,绿色的是实用新型专利资料,蓝色的是外观专利资料。”昨日下午,正在整理资料的七旬老人缪同春高兴地告诉记者。 近三年来,他创办的两家企业申请的专利中,仅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就有366项,其中发明专利88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这些专利的发明人大多是他,也有部分是他女儿。去年以来,他和女儿共同发明的、已授权有效的2个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已全部成功实施许可(即“出租”)或转让。
可以说,“科技”是缪同春一生的追求。1958年大专毕业后,他就在江苏油田、部队农场等地从事植物栽培工作。2001年,听说高考首度取消年龄限制后,他立即抓紧仅余的四个月时间复习,最终成为江南大学、也是全省第一位“爷爷级大学生”,学的还是他感兴趣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在大学进修结束后,缪同春依然奔走在科技之路上。他在硕放一家高新花卉园艺公司负责桂花、蝴蝶兰等植物的种植指导。看到桂花很受市民喜爱,他又琢磨开来:能否让一棵桂花树上的花有多种颜色,增强桂花的观赏性呢?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究,缪老培育出了一棵植株上能长出两种及多种颜色花朵的桂花树。他将这项独创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
随后,缪同春的发明热情一发而不可收。当看到太阳能光伏产品走俏市场后,他就萌发了将这一新技术运用到传统产品,使人们的衣食住行更为便利的想法,钻研出将太阳能光伏运用在林业育苗、风车、果品套袋等方面的新技术,并都申请了专利。这些发明都很新奇,将树苗放在有太阳能光伏硅片的玻璃罩内,就能自动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育苗不再靠天吃饭;将太阳能光伏装置放在盆景下,就能使盆景利用光能缓慢旋转;将太阳能光伏硅片放在果品套袋中,就能使果品受到均匀光照,不受阴雨天干扰,提高产量……
时间对缪老来说,最为宝贵,他总恨不得一分钟当成两分钟用。每天,他都要看书看到晚上十点,碰上有发明灵感了,查资料、实地考察、论证,常要忙到半夜一两点钟。生活中他非常节俭,每天都乘公交车上下班,而在买书时却十分“慷慨”,几年来仅花在买科技书上的钱就有3万多元。前不久,他被授予省“民间优秀发明人”称号,获省首届“民间发明创新奖”二等奖。(记者未雪)
来源: 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