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工具: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 高中生专利专“盯”违章车 欲寻找慧眼伯乐 | 2006/11/22 | “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司机就可能超速行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海口一中高三学生林华在目睹了一起车辆追尾事故后,就一直在思索发明一项技术随时对机动车辆进行监控。今天下午,林华的委托人杨学军告诉记者,林华的发明已经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初步审查合格。 一场车祸激发发明灵感 杨学军介绍,这项发明名称是机动车辆主动受控技术。该技术是针对目前机动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和日益复杂的道路交通状况而开发的一种数字化实时监控技术方案。 目前,查处机动车辆违法违章行为主要依靠雷达测速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交通执法人员现场执法。但统计数字表明,大多数违法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往往发生在雷达测速区、视频监控区和交通执法人员的视线之外。 杨学军说,林华曾在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亲眼目睹一起因车速过快而发生的小汽车和大货车追尾的交通事故。车祸现场的惨烈场面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从那时起,林华就一直在思索发明随时对机动车辆进行监控的技术。 机动车违章难逃“法眼” 今年3月初,林华在和杨学军聊天时提到,现在机动车道上的雷达测速点、视频监控点都是固定的,交通执法人员由于人数的限制,大部分也是固定在交通要道和十字路口,这就留下了许多交通监控盲点。在没有监控状态下,完全依靠车辆驾驶者的自觉行为,交通法规很难对驾驶者起到实质性的约束。 杨学军以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为例:在约7公里、14公里、21公里处,各有一个测速点,经过这3个测速点时,司机绝大部分都能按照交通法规行驶。可是过了3个测速点,很多车辆驾驶者就会加速,有的甚至加速到每小时160公里,而超速行驶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杨学军介绍,机动车辆主动受控技术,由3部分组成。一是在机动车辆上装载收发装置,在机动车办理入户手续时或者车辆年检时安装。车辆信息收发装置里保存着车牌号、发动机号等一切和车辆有关信息,随车辆发动启动;二是路面固定信息采集装置,这是激活激动车辆车载信息收发装置,车辆经过时,车辆信息都发送到采集装置里;三是中央处理器,是一个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完成对车辆信息进行识别、追踪、统计、测算、记录和查询等一系列工作的所有硬件设施和运行软件。 该系统让机动车辆违法违章行为难逃“法眼”的功能在于:车辆通过任意一个路面固定信息采集装置后,中央处理器便可对其进行车型、车牌号、发动机号等信息进行识别,能够有效遏制套(冒)牌、故意损毁、涂改、遮盖车牌以及盗抢机动车辆非法上路现象的发生;车辆经过任意两个固定信息采集装置,系统就可根据车辆通过的里程和时间测算速度,超速行驶将被系统记录,可有效约束司机的不良驾驶习惯;通过设置在城市中心区道路、桥梁等限时、限速、限载路段上的路面固定信息采集装置可有效制止不符合通过条件车辆的通行;交通巡逻车通过装载了车载移动信息采集装置,可以了解抽检车辆的信息,制止违法违章行为;通过系统还可以准确测定车流量和分类流量,为道路规划、建设及维护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根据系统记录,交通执法部门可准确对违法违章车辆及责任人进行处罚。 寻遍海口难找研发厂家 杨学军告诉记者,今年5月26日,受林华委托,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机动车辆主动受控技术专利。10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就下发了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如何将这项技术推广出去,是林华和他十分头疼的事情。他找遍了海口,找不到一家研发此项技术的厂家。“没有研发合作伙伴,技术推广不出去,再好的技术也无法造福人民。”杨学军期望能尽早找到有资质的合作伙伴。作者: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