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8月24日 星期日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厉害了!金华泳协发...  01/15
   厦门加快培育科技小...  01/14
   创新注入新动能 转型...  01/13
   我省创新创业导师培...  01/12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  01/11
   青岛集成电路人才创...  01/10
   《重庆科技创新指数...  01/09
   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  01/08
   人才驱动创新 创新赋...  01/07
   科技部部长:2021年...  01/06
   南昌为一家创新创业...  01/05
   一个技术创新,让煤...  01/04
   2020国家创新型城市...  01/03
   【科技创新 引领未来...  01/02
   中国发明协会2021年...  01/01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  12/31
   从创造发明成效看,2...  12/30
   渭南小学校园小发明...  12/29
   创投风投创新研究中...  12/28
   天河:发明专利申请...  12/27
   首页 [47] [48] [49] [50] [51] 尾页 
   页次:49/371 7416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厉害了!金华泳协发明5款会游泳、本领高强的“机器救生员”2021/01/15
    近日,由金华市游泳协会作为发明申请人的“智能化多功能水上应急救生平台装置”等5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据悉,以协会为主体申请该类型知识产权专利尚属首次,这标志着我市“科技防溺”工作又一次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5种科技防溺产品,拥有5项专利

此次,市泳协研发了5款科技防溺产品,其中4款产品申请了专利。智能化多功能水上应急救生平台装置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自主快速投送的水上救生器材、水上救生器具遥控精准投送装置、小型组合式模块化智能水上救生装置等三款产品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5款产品全部赋予了自动行走的智能化功能。

1月13日上午,在泳协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款黄色U形无人艇,别看它其貌不扬,这款智能化多功能水上应急救生平台功能可不小。

一旦有人溺水,施救者无需下水,在岸上就可遥控操作,黄色U形无人艇搭载了高速马达,每秒钟可高速运行4~6米,能快速“游”到溺水者身边。无人艇前后端还装有摄像头,最远传输距离达600米,施救者可根据摄像头传回的现场情况,实时调整施救方案。一旦溺水者发生昏迷,无人艇后端安装的网兜即可开启,兜住溺水者。无人艇还配有救生球抛投装置,可同时施救3人,承重超过200公斤。

在传统的救生鱼类上安装遥感装置和动力装置,一款自主快速投送的水上救生器材就形成了。该装置每秒可运行3~5米,快速到达溺水者身边,一次可同时施救两名成年人。

相比前两款产品,利用跟屁虫和防护箱作为浮体、配备遥感装置和动力装置的两款防溺水产品,使用和携带更加便捷。“智能跟屁虫重量只有600克,使用场所广泛,操作简单,人人都会用。”翁时文是市泳协秘书长,也是该系列专利发明人之一,他告诉记者,他们发明这些专利是秉承“岸上优先、器材优先、团队优先”的溺水施救原则,让科技助力溺水施救。

科技防溺迫在眉睫

据了解,溺水是世界各地儿童致死的第三大因素,每年全世界有36万人死于溺水,我国每年有近6万人死于溺水,我市每年发生的溺水事件也不在少数。市泳协的不少会员还是金华市三江水上应急救援队队员,大家深知溺水救援的痛点和难点。

救援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迅速施救是关键,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救援,很容易因不熟悉水域周围情况而发生二次溺水事故。“有时候溺水者离岸边很远,贸然下水救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人救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毛小雷也是该系列专利发明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传统的救援设施,如橡皮艇和桨板,使用起来相对专业,体积大质量重,运送十分不便,对快速、有效施救造成掣肘。

从2019年开始,大家达成了共识,要打破传统溺水施救的瓶颈,形成科学施救。2020年疫情发生后,各种体育活动暂缓举行,这让他们有了相对富余的时间琢磨科学防溺产品的研发。金建民、翁时文、毛小雷、范华峰几人分头行动,大家出点子、抓落实、买材料、对外联络,纷纷行动起来,一头扎进了研发工作中。

让科技防溺产品走向市场

在市区明伦街50号泳协办公室内,有一间狭长的房间,是他们的实验室兼生产车间,焊接、线路、遥感器、钻头,各式各样的装备非常齐全。智能装置防水防漏、发动机功率匹配、模块浮力配比……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那段时间,他们经常在办公室待到晚上十一二点。来秀娟是小区物管人员,对他们的行踪可谓了如指掌,平时小区大门晚上10点多就锁门了,为了他们研发产品,来秀娟经常得半夜起床帮他们开门。

经过一次次研发、试验,最终5款产品应运而生,2020年6月,他们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

但对于他们来说,授予专利权不是终点,让科技防溺产品量化生产发挥最大效用才是最终目的。翁时文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还要不断完善产品,形成标准化生产,努力将其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受益。

来源: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叶挺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