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草根发明”为何少...  11/22
   西班牙发明哭声监听...  11/22
   八旬老翁发明反窃电...  11/19
   美国华人科学家发明...  11/19
   七旬翁30年研究出新...  11/16
   5年得40项发明 发明...  11/16
   英国工程师发明风帆...  11/13
   贾埃弗:一个“发明...  11/13
   河南女学生发明世界...  11/13
   四川19岁大二男生 发...  11/09
   体温计发明的经过  11/09
   美国一科学家发明新...  11/09
   钱江晚报:电大毕业...  11/06
   男子发明原木门专利...  11/06
   英国人发明哲学咨询...  11/06
   天津一职工发明立体...  11/02
   大学生热衷发明但缺...  10/28
   大学生编软件过滤色...  10/28
   滨州:农民女青年发...  10/24
   荆州一市民发明“隐...  10/24
   首页 [286] [287] [288] [289] [290] 尾页 
   页次:288/372 7425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草根发明”为何少人问津2008/11/22
    曾经的下岗女工因为热爱发明一下子拿到8项专利;多年的林业职工因为热衷钻研,不惜离家弃子终日与树相伴……在昨天揭晓的首届上海民间发明创新大赛上,一个个感人的创新故事不禁令人对身边的民间发明家们肃然起敬。然而,大多数“草根发明”却始终难有市场。

  “旋转气流法”的发明人王筱均在自来水行业工作多年,经常看到居民对着发黄、发臭的自来水发愁。同时,他又对“开膛破肚”式的管网改造工程颇感无奈。于是,他琢磨着发明一种清理城市“血管”的新方法。

  终于,王筱均从龙卷风中获得了灵感:把旋转气流和磨料打入自来水管道,在旋风的带动下坚硬的磨料无孔不入,将管道内壁的锈垢清理得一干二净。随后,再将液体状的环氧树脂喷入管内,凝结后就会在内壁上形成一层让水管永不结垢的薄膜,老式镀锌管就这样“升级”成了复合管。目前,该项发明已在北京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中大显身手,使得北京市的自来水在奥运会前达到了“欧盟”直饮标准。

  “这么好的发明何时能在上海获得‘用武之地’?”在昨天的颁奖大会上,观众在为“王氏旋风”鼓掌的同时,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据了解,上海目前实施的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采用的是更换水管法。相比之下,“旋转气流法”不仅可提高工程进度,还有望省下大笔投资。

  其实,与从事专业创新的“国家队”相比,“草根”们的创新过程更加艰辛。上海发明协会在对本市非职务发明的现状调研中发现,35%的发明人感觉仅靠个人能力和资金,实施技术转移困难重重,52%的发明人在自行转化中迫切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据了解,本届大赛从近700个报名项目中,最终评选出12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及39项优秀奖。即便是百余项拥有专利的获奖项目,绝大多数仍处于“躲在深闺无人睬”的状态。与此相对照的是,在历时半年的评选中,父子、夫妻、甚至全家人一同参赛的热闹场面时有发生,一股“黄发垂髫”皆创新的激情正在你我身边涌动。如何科学地鼓励和引导这股创新热情,理应成为全社会共同思考的话题。

  令众多民间发明家高兴的是,颁奖并非大赛的终点。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志兴透露,部分优秀发明有望免费“登陆”上海专利交易网,以便结识更多买家。此外,大赛主办方还将考虑以展览展示、融资推介、政府采购等多种方式帮助获奖的“草根发明”一步步走向市场。

  本报记者任荃 东方网-文汇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