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川籍海归女博士发明...  07/08
   福州非职务发明人项...  07/07
   苹果发明新触屏技术...  07/06
   争鸣:从发明到商用...  07/05
   硬件再发明:大杂烩...  07/04
   “烧饼王”的发明路...  07/03
   加拿大15岁女孩发明...  07/02
   一个草根发明家带起...  07/01
   武汉大学生发明新避...  06/30
   透过显微镜发明故事...  06/29
   为追求更薄 苹果发明...  06/28
   南京小发明家给电脑...  06/27
   大二学生发明折叠洗...  06/26
   十名中国学生荣获艾...  06/25
   郑大学生发明多功能...  06/24
   英国艺术家发明手套...  06/23
   科学家发明碳纳米管...  06/22
   小学生因父亲打鼾发...  06/21
   16岁女孩 发明6种新...  06/20
   英国水管工发明喷气...  06/19
   首页 [209] [210] [211] [212] [213] 尾页 
   页次:211/371 7411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川籍海归女博士发明骨质疏松检测新办法2013/07/08
    判断一个人是否骨质疏松,在国际上不仅需要测量骨密度,病人还要出现了一个脆性骨折,才被称为确诊的骨质疏松。数十年来,医生们以脊椎骨的高度“变矮”,通过定量法与半定量法两种方法来判断骨折。但川籍海归女博士姜贵蓉认为,上述办法存在问题。她通过研究发明了姜氏方法ABQ(algorithm-based qualitative method),不再将椎骨高度的“下降”作为骨折依据,而是从骨终板的凹陷来进行判断。成都商报记者近日获悉,目前已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并被写入相关国际教程。

随后数年间,“姜氏方法ABQ”在多个欧美的大型课题中得到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其准确性和重复性比过去的方法好,在前瞻性研究中对骨折的预测也很可靠。目前,姜氏方法已被文献引述100次。

2011年10月,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发表了姜氏方法的专论,这是姜氏方法第一次亮相国内。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骨质疏松专家、四川省骨质疏松学会创办人杨定焯教授,此前一直用其他方法判定椎骨骨折,在了解到姜氏方法后,杨教授认为“与传统的定量和半定量方法相比,ABQ法更精准”。为推广这一新办法,杨教授还特意在四川大学网上发表了一篇介绍姜氏方法的文章。据姜贵蓉透露,在业内专家的支持下,目前已将“姜氏ABQ法”申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工作纳入日程。

成都商报记者 胡挺

新闻背景

由于在X光片上见不到“裂缝”或“错位”,椎骨骨折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数十年来,医生们以脊椎骨的高度“变矮”来判断骨折,由此衍生出定量法与半定量法两种方法。我们知道椎骨骨折会引起椎骨变形,因此就想通过测量X光片上的椎骨高度来判断骨折,这就是定量法。随后,有人改用肉眼来估计椎体高度,称之为半定量法,这个方法省去了繁杂的测量和计算过程,因而被认为简单易行,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并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作为抗骨质疏松新药疗效检验的指标。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