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学科普的热情很高,不断提问,很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我有时候讲解了大半天,都顾不上喝一口水。不过,看到孩子们喜欢上科普知识,我心里特别开心。” >人物名片
●姓名:何森
●年龄:22岁
●身份:厦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四学生、厦大电子设计协会“创新联盟”智能车队的展示员
●“从业”时间:参加车队一年
何森向小朋友介绍智能车。
厦门网(微博)-厦门日报(微博)讯(文/见习记者 王婷婷 记者 吴海奎 图/记者 张淇辉)
“这辆车也有眼睛哟,能看到两边的车道线!”穿着黑T恤,皮肤黝黑的何森盘腿坐在厦门科技馆“科学玩意周”的展馆内,为孩子们展示由自己的车队设计的智能车。
何森是厦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四的学生,也是厦大电子设计协会“创新联盟”智能车队的展示员。今年国庆期间,他放弃休息机会,与同学们一起在厦门科技馆义务讲解科普知识。他面前车道上编号B33的智能车在今年8月获得了全国智能车大赛一等奖。
何森带来的还有一部平衡车,这是“TI杯”福建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一等奖作品,也是何森所在的车队呕心沥血的成果。平衡车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何森一遍遍讲解,把抽象的理论化成浅显易懂的例子。他把一支笔竖在手心,另一支手刚松开,笔就倒了,可是平衡车上的木棍却直挺挺地随着小车移动,并没有倒下,这让小朋友们看得津津有味。
“小车工作了好几天,太累了,正在闹脾气呢。哥哥现在喂它吃饭,它才有劲继续跑。”何森一边给小车换电池,一边解释,小朋友听了哈哈大笑。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围在何森身旁,何森俨然成了一个“孩子王”。
何森的父母特地从泉州赶来厦门,他们看到儿子全神贯注地讲解,感到很骄傲。何森的妈妈说:“儿子是个‘技术宅’,为了搞发明,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甚至连家都顾不上回。这不,我们一个暑假都没见着他,今年国庆干脆来厦门看他。”(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