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我国77项发明获日内...  04/19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河北去年高校发明专...  03/02
   永州高价值发明专利...  02/19
   2024年新疆专利授权...  02/14
   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  02/06
   国家知识产权局:20...  02/03
   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  01/25
   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  01/17
   安徽省每万人口发明...  01/13
   2024年我国国内发明...  01/11
   北京“追新”破题:...  01/05
   宣城市新增发明专利...  01/02
   2024年中小企业有效...  12/26
   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12/22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0 7398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中美学者揭示可能致癌的途径2005/10/18
    这项研究对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

    本报讯(记者刘英楠 通讯员胡胜友)10月1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中美学者日前利用实时摄影技术,把人体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拍摄成电影,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数目,揭示出可能致癌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又叫非整倍体)的细胞的产生途径,为追溯癌细胞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一成果由目前在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任职的史庆华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Randall King博士合作完成。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死于癌症。科学研究发现,75%的肿瘤,如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等,与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有关,而且肿瘤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的比例与肿瘤的恶化进程、转移风险密切相关。但这些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界目前尚不清楚。

    史庆华和Randall King此次发表的研究成果,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释。他们通过实时摄影,跟踪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和分裂结果,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发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果染色体分配出现异常,就会导致细胞分裂不能完成,从而形成双核细胞。一般来说,这些双核细胞会停止分裂,但如果它们再进行分裂,就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从而有可能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

    《自然》杂志审稿人认为:“这项研究对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这个现象是全新的,并且对癌症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史庆华多年来一直从事染色体数目异常细胞的起源、命运决定及其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资助,2004年全职回国工作,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项目负责人和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据史庆华介绍,该成果是在人类体外培养细胞中获得的,因此人和动物体内是否也存在这一机制、细胞如何感知染色体分配异常、察觉染色体分配异常后又如何阻止细胞分裂完成,以及双核细胞是否进入分裂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所有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他和同事正在努力工作,以期回答这些问题,为最终减少人类非整倍体疾病的折磨提供理论依据。 (科学时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