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使用楼梯间的消防通道是最主要的逃生途径。但当危险真正来临,住户都从楼梯间疏散,混乱无序,加之烟雾弥漫、视线受阻,容易引起踩踏事故。特别是老弱妇幼等脆弱群体,行动迟缓,撤离难度较大。不少人只能等待救援,无法有效自救互救。为有效解决高层建筑涉险人员群体性紧急疏散这一世界性难题,西安一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打造“高层建筑应急保障系统”,将传统楼梯扶手改造成“平急两用”扶手轨道,搭配核心装置“逃得快”和折叠座椅,实现了紧急情况下高层涉险人员的快速疏散,并创新性提出了“防、消、救”+“逃”立体化防控救援体系。
技术人员演示“逃得快”和折叠座椅的使用
2019年《西安晚报》曾以《火灾“逃生神器”亮相沣西新城》为题,关注报道陕西咸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火灾“逃生神器”在网络爆火。因其极具创意、设计巧妙以及产品的实用,受到网友的热议。5年过去,乘着秦创原、西安“双中心”建设的“东风”,这款“吸睛”的产品到底应用场景如何,有没有新的成果?记者进行了深度调查。
产品全方位升级
传统“步行逃生”变为“机械逃生”
“经过几年的市场化应用与研究,目前,我们的产品在外观、材质、性能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升级。”得知记者来意,陕西咸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曼带记者来到沣西新城天福和园小区。该小区已在楼梯间消防通道完成“高层建筑应急保障系统”项目的改造落地。
穿戴座椅装备,挂上核心装置,启动,下滑,转弯平稳,即刹即停……在技术人员现场演示的同时,崔曼介绍,该系统升级后的实物装置仍由扶手轨道、核心专利“逃得快”、折叠座椅三部分组成。
记者看到,经改造的楼梯间扶手轨道与普通楼梯扶手并没有明显区别,只是扶手下部有一条凹槽。“我们在不改变建筑原有结构前提下,对楼梯扶手改造,使其具备扶手、逃生双功能。初代产品采用不锈钢圆管,但遇水、油渍容易失速,遇灰尘摩擦增大、影响下滑效率。现采用了高强度铝合金异形轨道,单侧承重可达600公斤以上。”
核心专利产品“逃得快”是该系统的关键装置。过去4斤重,现在3斤,更方便脆弱群体使用;以前承重100公斤,现承重150公斤以上;内部使用高强度新型材料,采用纯机械设计原理,搭配自主研发的“匀速缓降”限速技术,不管多大体重人员使用,都能不受水、灰尘、燃烧残留物等影响,克服人体重力加速度,以0.8-1.2米/秒的体感舒适速度匀速下行;过去刹车制动效果不明显,现采用了耐磨、耐高温、抗老化的橡胶刹车垫,增加摩擦阻力,下行中手拉刹车,即刹即停。“这件装置升级后的最大亮点是可以‘盲装’,以前浓烟状态下,使用者操作不便,现在只要塞进去转一下,实现一秒装夹、随时走。”
折叠座椅采用B1级防火材料,配套“逃得快”使用。将座椅两侧圆环挂入“逃得快”挂钩,就可以坐姿启动下滑。座椅背面还嵌入反光材料,可确保烟雾下后方人员清楚看到前方下行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使用我们的产品,变传统‘步行逃生’为‘机械逃生’,将‘被动救援’‘等待救援’转化为‘主动自救互救’。百米高层3分钟左右就能撤离到地面,大大节省了自救时间。”崔曼说。
多方联动 “物尽其用”
确保群众遇险“逃得快”
火灾发生初期,如何快速反应、判断处置,最短时间提醒全楼住户快速撤离?据崔曼讲,在“高层建筑应急保障系统”基础上,他们又打造了“高楼应急安全逃生智联系统(应急报警器+智联管理平台)。
如遇火灾等紧急情况,住户可通过家里安装的报警器或手机端发出求救信号,智联管理平台会将报警信息同步发送给整栋楼或小区的所有紧急联系人、物业管理平台以及119指挥中心。住户可迅速穿戴折叠座椅,使用“逃得快”,通过楼梯间专用扶手轨道完成自救,抢抓黄金时间,最大限度确保生命安全。
智联管理平台则会进行信息收集反馈、综合数据统计分析、动态监测远程协助、事件全程追踪处理,还可为消防人员提供现场情况及精准救援信息,提高救援效率。
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评价报告》这样评价该系统:“提升了城市高层建筑涉险人员自救互救能力和主动自救意识,破解高层建筑涉险人员应急自救逃生世界性难题,填补了高层建筑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老弱妇幼等弱势群体快速、安全、高效、便捷、自主逃生设备的空白,是高层建筑安全逃生领域的原始性创新、突破性实践、大众性应用,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
目前,该智联系统已接入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大脑”,实现多方联动、远程指挥、信息数据共享。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不只是消防疏散通道,更是生命的通道。”崔曼告诉记者,他们将经改造的扶手轨道“物尽其用”,还同步研发了“巡得准”智能巡检机器人。平日里,“巡得准”可代替人工,自主“工作”,对消防通道空间环境进行巡查监测,查看防火门是否关闭、是否有杂物堆放等,并将数据传输至物业管理后台,方便及时处置,确保生命通道的畅通。
多地推广应用
“高层建筑应急保障系统”惠及超20万人
“市面上也有很多火灾逃生产品,但大多为楼体外逃生,像缓降器、降落伞等,受限因素较多。”崔曼讲,从发生火灾后涉险人员面临“四无”——无路可逃、无处可逃、无序乱逃、无意自逃,到“四有”——有自救意识、有自救措施、有自救路径、有自救设施,他们的高楼逃生系统是国内外唯一在此领域的一项创新型技术,属于首创。
目前,该公司“高层建筑应急保障系统”在西安多场景应用,并在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推广落地,涵盖安置社区、医院、养老院、学校、写字楼、产业园等,惠及超20万人。
累计申请独家专利5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荣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四届“安全科技进步奖”,入选2023年首都应急管理创新案例、陕西科技创新优秀案例……科技创新是这家企业快速成长的秘诀。
企业除了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还与应急管理大学、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展开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形成“产品+技术服务”综合性高层建筑应急保障解决。
据崔曼透露,近日,他们最新研发成果“自动灭火机器人”已落地,该机器人适用于博物馆、图书馆、仓库、厂矿、隧道等公共场所,实现常规状态自动巡检,特殊场景AI分析、智能识别灭火。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在人才引进、科技研发、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了企业很大帮助。随着秦创原、西安‘双中心’加快建设,相关产业链快速聚集,缓解了企业上游原料、下游渠道等难题。”崔曼表示,当前,西安正加快推进“双中心”建设在成形起势上、城市治理效能在智慧韧性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能力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极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未来,他们将继续强化技术创新,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更多场景应用,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