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实施发明专利“滴灌...  09/28
   学风传承行动:央视...  09/24
   快递界的“发明家”...  09/22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  09/20
   开采时间缩短约70% ...  09/17
   百度发布十大科技前...  09/14
   小小发明家是怎么养...  09/11
   上半年济宁892家攀登...  09/08
   34278件!郑州有效发...  09/07
   360周鸿祎:创新不等...  09/06
   海内外青少年“玩转...  09/05
   高速公路养护“发明...  09/04
   11岁男孩荣获“全球...  09/03
   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  09/02
   赣州市3项发明专利喜...  08/31
   5年拿到15项专利发明...  08/30
   创新不辍结硕果!山...  08/29
   科达自控取得一种4G...  08/28
   爱迪生发明有声电影...  08/27
   山东省地矿局水文二...  08/26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4 7277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里的“创新”声音:向创新驱动要发展动力2023/03/28
    3月25日至27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在北京举行。作为每年全国两会后首个举办的国家级论坛,同时在时隔三年论坛首次恢复线下举办的节点,本次论坛将“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作为主题。

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在此次的论坛上,多位与会代表就创新议题发表观点、提出建议。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提到,要着力在三个方面培育增强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动力,其中之一便是“向创新驱动要发展动力”,“中国的研发投入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创新驱动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

“对于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正在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解决。”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其中包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财政部部长刘昆指出,中国的创新、研发投入还在一个高速增长的通道上,将继续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加大投入的力度,提升管理效能,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增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落实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指出,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要拥抱“创造性破坏”, 在具体的事物、项目中,应该允许失败,“因为这个失败是客观因素(导致的),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具体而言,过剩产能是应该要淘汰的,传统技术是应该被替代掉的,企业应该允许退出,也允许死亡,甚至过时的岗位也可以被淘汰掉,“但是唯独人要得到保护,要在社会层面上得到保护。”蔡昉强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社会福利体系,是创造性破坏的应有之义,也为创造性破坏保驾护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郑永年提出避免“中等技术陷阱”观点——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无论是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郑永年建议,跨越“中等技术陷阱”,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经济体必须具备大批能够从事科研的大学与机构;二是必须具有一大批能够把基础科研转化为应用技术的企业或机构,包括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三是必须拥有支撑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转化的金融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认为,跨境投资对于促进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至关重要,但目前全球跨境直接投资领域确实存在一些和我们希望的目标不大相符的新动向,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加强政策协调,可将之归结为四个方面:反对“脱钩断链”、坚守多边规则、规范安全审查标准、加强彼此之间深度经贸合作。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