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长沙“公交医生”一...  10/25
   全国七成左右发明专...  10/19
   庞代文:让微小量子...  10/14
   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塑...  10/07
   刘珈岩:热爱发明的...  10/05
   1979年至2023年我国...  10/01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  09/20
   2024年芬兰千年技术...  09/05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  09/01
   九阳:发明了一个产...  08/31
   浙江一本科生团队研...  08/27
   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1...  08/23
   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  08/19
   晶体管家族增添新成...  08/16
   平湖曹桥开展“四大...  08/13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  08/09
   洛阳检测技术斩获日...  08/03
   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  07/31
   南粤之窗丨“从0到1...  07/28
   巴中市巴州区:国家...  07/26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9 7370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31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蕴藏的科技创新和青年机遇 今年各地科技创新这样干2023/02/20
    日前,地方两会相继闭幕,全国有31个省(区、市)对外公布了本地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结合大数据统计,对31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科技创新的章节梳理发现,各地探索科技与教育、人才统筹发展的思路,对“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及时呼应;积极寻找科技与企业、产业、金融等多方面工作结合发展的出路,显示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刻期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从粮食种子到ChatGPT,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之重要不言而喻。推动科技创新的蓝图,如何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落到实处?广大青年在一张张地方政府“施工图”中又当如何寻找机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各地的施政方针,或许可以成为青年创新人才选择安家落户之地的参考。

创新驱动从“根”抓起,“抢人”大战跃然纸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这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这一提法在2023年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体现,教育、科技、人才相关内容被不少地方放在了同一章节。大数据分析显示,“人才”“教育”这两个关键词和“科技”一样,均位列科技创新相关章节高频词前十位。在部署未来一年科技创新相关工作的段落中,北京、上海、重庆、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辽宁、山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湖南、陕西等地,更是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考虑的相关表述放在了开头。

从不少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地方政策对三者“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定位的理解和呼应。比如,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入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融合集成,进一步厚植创新驱动根基”。

在教育方面,一些省级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的“优先”“基础”地位,在科技创新面前凸显了出来。

北京部署要充分发挥首都科教资源和人才智力优势,“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宁夏也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并强调教育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31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质量教育”等提法屡次出现,各地政策广泛涉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诸如“普惠”“双减”“双一流”建设等为人熟知的教育政策,继续成为“三位一体”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人才方面,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人才工程“争奇斗艳”,“抢人”大战在纸面上已显现硝烟气息。

比如,北京、上海均提出将实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浙江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并明确未来一年计划招引人才人数量;广东省提出健全“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机制;山东省提到要打造济青人才集聚平台,建立用好顶尖人才引进“直通车”机制。

在人才工作方面,青年群体被特别关注。上海、江苏等地明确将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北京、内蒙古、山西、山东、甘肃等多地专门设置了青年人才相关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人才相关内容的分段表述之外,各地也在思考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如何“协同配合”“系统集成”。

比如,谈及教育工作,安徽提出将持续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建立教育、产业、科研相衔接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广西提出要深化产教科融合发展,强化区内高校院所、职业院校与产业需求对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

在谈及人才问题时,广西、辽宁强调引进人才要“带土移植”,希望把创新项目和项目中的人捆绑在一起;而在“引”之外,北京还强调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将人才供给指向了教育。

多地打造“创新联合体”,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突出

大数据分析显示,在31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企业”是与创新紧密相关的关键词之一,这31份报告对“企业”报以超过160次的期待。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表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正向激励企业创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2022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要求到2023年年底,一批惠企创新政策落地见效,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

在2023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被频频提及。其中,甘肃提出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由企业牵头承担的比例不低于70%;山东提出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揭榜挂帅”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70%以上由企业牵头。

此外,多地结合自身情况对“创新联合体”作出部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创新主体联袂登场。一些地方对创新联合体的主要攻关方向进行了明确。北京提出,将拓展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平台”,加快建设新一期高精尖创新中心。

重庆提出,要优化创新组织体系,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电子芯片、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等科技专项,集中优质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广东提到要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优化“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的项目形成机制。

一些地方对企业主导推进创新还制订了量化计划。

比如,浙江提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组建创新联合体10个;广西计划建设区内外联合研发、科技服务、创新联合体等平台20个以上,新增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15家、成果转化中试基地12家,转化成果1000项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科技创新和地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相结合,拓展创新“链”式形式,期待让创新驱动发展的轮子“转起来、快起来”。

内蒙古提出坚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创新链,推动科研经费投向和科研项目布局向能源、奶业、草业、种业、稀土等重点领域集中,计划把科技研发、资本运作、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集成起来,让创新驱动这个轮子转起来、快起来;四川提出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钒钛稀土、智能装备、轨道交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航空与燃机等重大科技专项;河北提出要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聚焦钢铁、装备、石化、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

一些地方还将金融拉进了科技创新的“朋友圈”。比如,重庆提出“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推广知识价值、商业价值信用贷款,促进专精特新、科创培育等基金市场化运作,健全科技企业上市服务机制;湖北提出支持发展“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更多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创新共同体;福建计划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科技改革攻坚继续推进,人才政策普遍受到重视

从大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改革”二字也是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内容的重要关键词之一。

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2023年是3年攻坚的第三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人才评价、激励制度,人才松绑、减负政策等方面均有较为集中的体现。

其中,北京等多地提及“赛马”“揭榜挂帅”等管理制度;海南在题为“打赢科技创新三年翻身仗”的章节中提出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落实科研项目经费跨境支付;宁夏提出要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

黑龙江则将把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核心载体,计划建设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汇集在研项目、可转化成果、创投资本等要素,推动形成企业、高校、院所、园区、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精准对接机制。

在31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评价、激励、松绑、减负等人才相关的内容普遍受到重视。

上海、湖北等地将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国家试点工作;海南计划优化职称评审标准,扩容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清单;山西提出要加强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省级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了创新生态、氛围建设的相关要求。比如,河南、山西提出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实习生 林骏佳 刘若辰 周瑞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