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4月14日电(记者 奚金燕 黄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面临诸多困难甚至生存挑战。记者14日获悉,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优化监管服务举措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力求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减轻经营负担,为企业提信心、增活力。 追求政务“极简风” 助企高效发展
3月30日,杭州隐塑医美科技有限公司按惯例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展一年一度的企业年报报送,却意外体验了“多报合一”的便利。
因为涉及进出口业务,该企业往年需分别登录市场监管、海关、税务等各职能部门的系统一一报送对应年报,部分重复数据还需手动查询填写多次。今年升级后的“多报合一”系统,则打通了部门之间的系统壁垒,实现了一个系统、一次报送、数据共享。
企业年报报送的变化只是杭州近年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追求政务“极简风”的一个缩影。据悉,多年来,杭州在优化办事流程、创新审批服务、畅通退出机制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此外,推行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的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也将进一步推动杭州企业做大做强。
据悉,此前,不含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属于“少数派”。“今后如果想在杭州注册一家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的企业,我们自己就有名称核准权限,这也为我们探索这类企业名称的自主申报创造了条件。”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处处长傅晓红介绍道。
奖补“开源”减免“节流” 助企缓解资金压力
疫情之下,企业资金链断裂这一痛点较为普遍,尤其是作为创新经济主体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痛感”更强。如何帮助该群体拓宽融资渠道,也是《意见》探索的方向。
今年年初,浙江百应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浙江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拿到一笔1000万元的融资。50%的利息补贴之下,该企业最终融资成本约为3%,预计将减免利息30万元。
“相比于股权融资,这种新型融资方式时间短、风险低;相比于银行信贷,它的利率又比较合理。对于很难在传统渠道拿到低成本资金的中小企业而言,这个政策是我们成功融资的重要渠道。”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青沐说。
目前,该企业已将包括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智能语音对话意图识别技术在内的十余项专利用于该项目中,实现“知产”变“资产”。
“我们希望通过完善资助管理政策,引导创新要素资源向知识产权高价值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转化运用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流转。”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处处长沈建国如是说。在知识产权之外,《意见》也明确了对符合条件的质量、标准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一次性资助。
另一方面,如何尽可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节约开支,也是《意见》关注的重点。今年,杭州市场监管部门明确将“规范涉企收费”作为执法检查重点,将对违规收费易发多发、企业反映强烈、问题较为突出的水电气公用事业、行政审批中介、行业协会商会、商业银行等行业和领域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同时,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将市场监管系统技术机构减半收取餐饮住宿企业检验检测费等相关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
博士进厂入企展开帮扶 赋能提质增效
今年年初,富阳某铜业公司遇到了生产难题:该企业用于生产的空气管道在定期检验中发现了超标缺陷。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若停机维修,企业面临违约赔偿;可如果不停机维修,缺陷管道能否继续投产使用?会不会产生危险?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下属的杭州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了解到企业难题后,立马委托一博士团队深入企业进行生产现场勘察。该团队在对管道缺陷进行定量检测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与计算,完善了压力管道检验技术手段,攻克了缺陷管道无法停机维修的难题,也让企业避免了相关经济损失。
这是近年来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博士进厂入企”帮扶的诸多案例之一。今年,该局又组建了15支博士团队,坚持以“企业所需”为服务导向,深入开展对接调研,一企一策定制个性化服务,赋能杭州企业、产业提质增效。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规划处处长阮柏江表示,此次《意见》的出台,也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根据《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杭州全市153项改革事项中,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共牵头27项,其中开展“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推行企业年度报告“多报合一”等大多数改革事项均出现在了《意见》中。
“我们希望将改革举措扩展至更大受益面,惠及更多市场主体。目前已有近三分之一改革事项取得初步成效,争取6月底前基本完成,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政策的红利。”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世联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