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盛...  11/15
   九号公司卡丁车产品...  11/12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产...  11/06
   脑机海河实验室团队...  11/03
   长沙“公交医生”一...  10/25
   全国七成左右发明专...  10/19
   庞代文:让微小量子...  10/14
   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塑...  10/07
   刘珈岩:热爱发明的...  10/05
   1979年至2023年我国...  10/01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  09/20
   2024年芬兰千年技术...  09/05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  09/01
   九阳:发明了一个产...  08/31
   浙江一本科生团队研...  08/27
   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1...  08/23
   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  08/19
   晶体管家族增添新成...  08/16
   平湖曹桥开展“四大...  08/13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  08/09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9 7374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不“卷”青年人,重燃创新魂2021/05/04
    半月谈评论员 潘晔

看了“上头”,豆瓣评分9.3。一部《觉醒年代》,一代“新青年”大写的人生史,让下一个世纪的青年人看得心潮澎湃。

旧中国风雨中,那些激昂的、炽热的交流与辩论,带着血气与锐气在启蒙与救亡之间的追索,时隔百年,后来人依然为之心折。

新时代阳光下,回望“新青年”跌宕曲折的上下求索,历史潮流中的无悔抉择,未尝不能为当下青年生活勾勒出前行的指南。

“身在黑暗,心向光明”“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会被打败”“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心力体力合二为一,世上未有不成”……

这些令人神思激荡、热血沸腾的金句,穿越历史隧道的风暴尘埃,价值的光芒依然闪烁。人们不禁感慨,理想伟力一旦“破壁”“出圈”,足以在一个世纪后的世人心中激荡起铿锵的回音。

今人感念“五四”,往往感念那是一个不拘一格的年代。大家身在困厄中,而绝不为一时的不得志所囿,念兹在兹的,唯有做一番整全的事业,无路中走出路来,为历史打开不一样的可能,“有簇新天地,供我驱驰”。

百年之后,技术文明日进无疆,科技潮流浩浩荡荡,我们的眼界与知识储备似乎超出了前人好多好多。然而,我们生活的意义与滋味,追求的视野与格局,能否交给算法求解,由数据“赋能”?

如果不能,那我们恐怕就要带着更多敬意把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看一看在百年前同样是天崩地坼一般的“未有之大变局”中,那一代青年的觉醒与奋起,排陈腐与立新宗,到底力量何来?

在百年前的如晦时刻,创新尚远非天经地义。怀有文明再造之梦的新青年们引时代潮流入中国,他们并不认为,创新需要有什么一定之规,更不在意手头有多少充足保障。

一个行至临界的转型社会,一个蕴藏不可测巨大动能的时代,在寻求变革的道路上遇到了一时不易冲破的瓶颈……我们今天忽然发现,“无例可循”或“无人之境”似乎将成为我们未来探索路上不得不面对的困惑。其实,这样的困惑,一百年前的先行者,已在奋力求解。

一方面,创新要有“冲决网罗”的魄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豪情,不仅属于革命年代。从走入人人日用的新语文,到改变国民精神面貌的新价值,“五四”一代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深入到国人精神世界的底层,而当年的先生与学生,都没有资金百万,更没有生杀大权。看似毫无资源的情境中,到底如何产生一往无前的创新动能,百年之后,犹启深思。

另一方面,创新绝不是一味标新立异,只为吸引眼球。“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鲁迅先生当年的名言传达的其实是一代人的心志寄托。今天,我们的创新如何跳出流量逻辑,摒弃短线思维,回到追求更美好社会,满足人民更多样需求的初心?借用先生之言,如何让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向着好的,往上走的道路走”?

打开创造力的天地,才可能孕育出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创新。把一己的创新灵感与家国大者、时代使命联系起来,创新才能激发出深沉持久的力量,成为每一个青年人内心灼灼燃烧的“创新魂”。

为了这样的创新局面,我们理应呼唤, 为青年一代解缚,给青年一代机遇,让自发的责任感不被冷落,让不羁的好奇心有枝可依。惟其如此,新一代创造者才能真正跳出“内卷”的铁笼,在无边的机遇蓝海上搏击,共绘一幅“海阔天空我自飞”的创新长卷。

百年创新路,雏凤有新声。当“五四一代”的精神交响与时代主旋律的脉动深度契合,新时代创新探索的广阔格局就会逐渐呈现,必可回应百年前先辈的呼唤——“此业吾曹欲让谁?”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