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淬炼的中国科技,必将更加强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连日来,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接诊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开始陆续出院。这两座用极短时间建成的医院,不仅缓解了武汉病患收治的难题,更向全社会传递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在为参与设计、施工的单位衷心点赞的同时,我们也为创新支撑的“中国速度”感到自豪。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是集诊疗、护理、生活为一体的应急医院,规模大、功能齐全,涉及数十道工序的精密设计、成千上万的线路管道以及专业的污水处理系统等。高效率高质量的完工,离不开一整套成熟的医用科技体系。医院投入使用后,由于一线医护人员紧张,两座医院就搭建了远程医疗系统,让北京等地的专家通过视频连线,共同为病患会诊。远程诊断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5G通信、云平台、存储等技术的有力支撑。各种高科技的灵活运用,让这两座由板房搭建、看似“简陋”的医院变得格外硬核。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国科学家在第一时间就测出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并上报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同行分享,赢得国际同行的交口称赞。这种快速的响应,正是源于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技术的迅速提升。在获取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后,我国多家科技公司很快就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为病毒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武汉市政府、华大基因等单位共建的“火眼”实验室,更是实现了每日万人份的检测能力。而在前几年,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核心设备还以国外品牌为主。
在疫情防控一线,一系列新技术派上了大用场。针对公共场所发热筛查的痛点,采用人脸识别、红外线等技术的人工智能测温系统,让群防群控有了智慧手段;针对病患轻重程度判断的难点,借助医学影像大数据,新冠肺炎筛查有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针对人员接触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一些无人超市保证了物资的供应;我们还看到,药物研发融合了智能算法,社区消毒用上了无人机、自主移动机器人,人员迁徙有了精准的大数据;5G、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协同办公等前沿技术的价值,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检验。这些科技成果应用到抗疫战场,极大地提升了疫情防控的战斗力。
17年前,我们经历了非典疫情的大考。17年后的今天,面对更加隐蔽、潜伏期更长、波及范围更广的新冠肺炎疫情,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改变,为我们增添了战胜疫情的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淬炼的中国科技,必将更加强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24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