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达州5月10日讯(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如今,乘坐公交车已成为很多市民出门的首选,但由于公交车座位有限,特别是遇到乘车高峰期时,很多乘客不得选择不站立,用手握着悬挂在上方的扶手,时间久了往往会感觉手酸手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达州市达川区百节镇中心学校学生李炜,突发奇想发明了《公交车上的“第三只手”》。通过这件作品,李炜获得了第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本届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类参赛通行证,将代表四川省参加7月22—28日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的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去重庆旅行突发奇想
5月10日,四川新闻网记者在达川区百节镇中心学校见到了李炜。提起为什么会想到,发明设计这样一件作品?李炜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我记得应该是2017年暑假的时候,父母带我去重庆旅游。一路我见到了很多美景,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重庆是个大城市,人特别多,有时候乘坐公交车时,要坐一两个小时,没有座位的时候就只有站着。”由于,外出旅行李炜身上带了不少东西,在公交车上没有座位时,他只得站立着,一只手握着悬挂在上方的扶手,一只手提着东西。“时间久了,手就特别酸,特别不舒服。”
从那以后,李炜就一直在琢磨能不能发明一个什么东西,让乘坐公交车没有座位的人,把双手解放出来;不仅可以用来提东西,甚至可以在车上玩玩手机。参加科创比赛奇想变现实
2018年,学校举行科技创新比赛。李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班主任老师庞厚勇。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后,李炜开始慢慢将想法变成现实。
由于喜欢观看体育节目,李炜从吊环比赛中好到了灵感。他将吊环和书包相结合,将绳索固定在公交车顶部的扶手上,制造出了第一代“公交神器”。但由于穿戴不方便,李炜对第一代产品进行了改良,开始创造第三代“公交神器”。利用背背佳和安全带相结合,通过创新设计可固定上半身的安全带,替代原来的手扶,并设计了开关按钮,不仅可以把手解放出来,还能起到安全带的作用。“第二代公交车上的‘第三只手’可以伸缩,无论高矮都可以使用。”李炜介绍说。
正是通过这件作品,李炜获得了第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本届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类参赛通行证,将代表四川省参加7月22—28日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举办的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了准备接下来的全国比赛,李炜和辅导老师正在积极对设计进行再次改良和优化,制造争取第三代“公交神器”,争取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佳绩。
“我们每周都有两节课外兴趣课,学生可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项目。”达川区百节镇中心学校是一所离主城区近30公里的乡镇学校,乡镇学校的学生能够在科创比赛中脱颖而出,也引起了当地教育部门关注。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类似的科创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让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学会思考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