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叶福春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机械工具和零部件。叶福春站起来,招呼记者坐下,十分不好意思地推了推桌上的工具,谦虚地说:“我们都是干粗活的人。”在平时生活中,叶福春就喜欢做一些研究来解决发现的问题。办公室和一个私人地下室就是他的工作间,里面被他的工具和零件码得满满的,也是在这样的工作间里,他发明了节水喷头和放射诊疗护具,获得国家专利13项。他是名副其实的民间发明家。
留心身边细节
搞出大发明
在工作和生活中,叶福春非常留心节约水电,甚至有点“强迫症”——下班后想到办公室空调、电灯没关,都会专门赶回来关掉。这种习惯,为他之后的发明打下了基础。
一次,叶福春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太大,水溅了一身。他忽而想到,如果用水时水流够快,龙头开得太大就会溅人一身,人们就会主动把水龙头关小,进而达到节水的目的。有了这一想法,叶福春立马付诸实践。
经过研究,2011年10月,叶福春设计的第一批节水喷头在区政府大楼投入使用,为该大楼节省了相当可观的用水量。这类喷头在节水的同时,还能够影响使用者的用水习惯,如果不主动注意节水,节水喷头就会“愤怒”,把使用者喷溅成“落汤鸡”。
还有一次,叶福春从同事那里得知,医院中一些用于放射诊疗的防护器具平时使用时不太方便,白白增加了医生的工作时间与患者的等待时间。
于是,他开始求助身边的医生朋友,并细心搜集相关资料,甚至还曾打电话到国家疾控防治中心,向专业人士请教问题。在这一发明项目上,他专注研究,历时三年,更新四代,终于出品了令他相对满意的“叶氏特灵盾射线防护仪器”。
研发过程不易
克服重重困难
搞发明创造并不容易。以射线防护仪为例,叶福春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零配件难找。“医学方面的东西要求很高,我又是草根出身,要发明创造新的东西,零件大多要自己设计,让工厂定做很难,投入也很大……”
不断累积的失败,并没有让叶福春气馁,他表示:“每次投入,每次试错,总有收获。”说话间,他拿过一个精致的滑轮介绍道:“这个滑轮看上去很普通,但它里面有高强度超静音的轴承,非常适合医院使用。”他还说:“医院的护具颜色要求是白色,为了找白色的合适的板子,我也费了好大的力气。”
除去合适的配件难找,经费也是一个大问题。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小成本,叶福春也绞尽脑汁。定制零件的成本实在太大,每次搞发明,叶福春都会优先考虑买市面上的成品零件。他拿出一个水龙头的零件,说:“这个零件我本来设计的是一体化的,厂家和我说专门用设备制作这样的零件,投入至少要6万元,我就想办法,把它设计成分开的,这样成本就降到了几千元。”
出于自身兴趣
研究路上扬鞭
“我不是一个商人,只是平时喜欢钻研和动手制作,我发明这些东西也并不是为了盈利,这些产品都对社会有益,所以我也真心希望它们可以得到推广,可以造福更多的人。”虽然现在产品推广的范围还很小,但叶福春对他的发明依旧十分有信心,他说:“不论是节水喷头还是医疗护具,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它们自然而然会得到推广。”
今年,叶福春登上了苏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协作组会议的演讲席,向全市公共机构的负责人宣传了他的节能理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我发明的这个节水喷头,因为响应了节能减排,政府也很支持。现在射线防护仪也开始应用到吴江及苏州的一些医院。经过四代更新,射线防护仪实现了高科技精准控制,可以全自动跟踪受检者进行防护。我现在还在研究,想让医疗护具更加完善,让它适用于身形大小不同的各个年龄阶层,让更多的受检者得到更好的防护。”
叶福春说,他现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宣传推广他的产品,单是研发改进方面就已经让他有点忙不过来了。不过,叶福春表示,等到产品完全成熟后,他将开始全心全意地做产品推广。他是出自民间的发明家,也要做到造福民间。来源:吴江日报 作者:实习记者 高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