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名片 杨仲奎生于1975年,重庆光遥光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推荐理由
杨仲奎花费10年时间,累计做了10万多次实验,最终解决了光电分离、不带电照明这一世界难题。
曾获荣誉
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杨仲奎获评“敬业奉献”类型“重庆好人”荣誉称号。
每年全国近40万起火灾,有30%是由电引起的。所以,古建筑尤其是木建筑,以及易燃易爆物仓库等地,不敢轻易用电灯。要照明,大多使用电筒一样的临时工具。
但重庆光遥光电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仲奎,目前正带领他的团队,给故宫装电灯。“我发明的照明方法,灯和电线根本不带电,既不可能失火,也不会漏电伤人。”他说。
让沉寂多年的技术设想商品化
没有电,怎么发光照明?
杨仲奎细细道来:原来,电灯之所以能发亮,靠的是电能向光能的转化。白炽灯,通过电力燃烧钨丝实现能量转换,节能灯或LED灯则靠的是尾部的光电转换装置。但不管是哪种灯,其转换装置及连接的电线都会不同程度发热,成为火灾的“元凶”。他发明的灯,用成本低廉的棱镜对光电进行分离,转换装置可以安装在离照明地300米以内的地方,然后把“滤”出来的光,通过一根光纤传输到指定地点,接上特制电灯,就实现了不带电照明。
事实上,把光电转换装置和灯泡分离,从而隔离热源,这一技术设想,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诞生。此后,全球不少企业尝试着对光电进行分离。它们几乎采用的都是电子方法,最终制造出来的灯,成本是主流照明工具市场售价的近百倍。这导致技术一直停留在设想阶段,无法走出实验室,让消费者真正用得起。而杨仲奎发明的灯不但安全,而且市场售价和目前流行的LED灯差不多,让沉寂多年的技术设想实现商品化。
10年做了10万多次实验
杨仲奎的产品到底有多“牛”?他怎么想到要挑战世界级难题、又怎么成功的?
在一般人看来,杨仲奎本人并不具备“解难题”的能耐。
杨仲奎上世纪90年代末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专业,在国企干过,在宗申做过摩托车发动机整体设计,又到广东、成都闯荡过,后来在石桥铺一家医用灯具企业打工。2006年,他认识了马晋昆,一位资财丰厚的医药代表。此时的马晋昆,正在谋划一笔更大的生意——研发生产不带电照明设备。而当时正着迷于光电分离技术的“工科男”杨仲奎,已经找到光电分离的物理方法——用玻璃或塑料制成棱镜,对光进行折射,让光线变成平行光束,从理论上讲能将成本降至此前的1/80。
两人很快达成君子协定,马晋昆负责“风险投资”,杨仲奎专心技术攻关。2007年,两个人的合伙公司在昆明成立。
但事情远比预想的难。玻璃或塑料制成的棱镜,曲面凹凸的幅度到底该是好多,杨仲奎做了数万次实验,还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效率无法提高,成本就降不下来。同时,光束如何才能更加准确高效地灌入光纤,他也迟迟找不到方法。
60人的团队,每年研发费用在2000万元以上。仅3年时间,杨仲奎就“烧掉”了马晋昆的大部分资产,团队几乎解散。
“那是我人生压力最大的几年。”杨仲奎说,为了排解压力,他把自己关进黑咕隆咚的实验室,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累计花费了1.5亿元、做了10万多次实验,2012年,杨仲奎找到了棱镜曲面幅度的接近最佳值,同时还发现光束高效灌入光纤的规律。
关键技术突破后,马晋昆把公司迁回机械加工能力更强的重庆,在江北港城工业园落户,开始投入生产并很快获得市场认可。2016年末,作为示范的故宫照明工程,正式启动。按照杨仲奎的计划,试点成功后,他们将以此展开营销,进军文物照明、水底照明、易燃易爆仓库照明等更为广阔的市场。(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