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钟就能识别餐盘里的菜品,并迅速匹配菜价计算金额;传感器的“火眼金睛”轻轻一瞄,浓油赤酱里是茄子是牛肉都能分得一清二楚……这便是“智眼”,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大学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研发的人工智能计价系统,能为中式快餐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计价解决方案,减少用餐者等待时间。该项目先后获得安卓全国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挑战赛冠军、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冠军、“Google杯”第十八届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等,并获得百万种子轮融资。 人工智能轻松识别菜品
每次一到饭点,一看食堂里收银排队的长龙就想叫外卖了,有没有办法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呢?如果餐厅的计费系统能像人眼一样一看便知是什么菜,再迅速匹配价格,是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上海交大机械工程与动力学院的林成靖萌生了这个想法,在学校科创项目的支持下,他与化工学院的吴动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朱继和狄休一起组成团队,开始尝试寻找解决方案。
团队研究了目前市面上已有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餐盘优缺点后,决定利用先进的图像智能识别技术来打造“智眼”。“我们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图像的特征进行建模和提取,使得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从而根据学习到的特征准确识别图像内容;”狄休解释,“就像教孩子认苹果一样,不断用不同的苹果图像训练,系统就越来越聪明了。”
“智眼”系统利用高清相机快速采集菜品图像信息,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菜品和计价。该系统在交大食堂近一年采集了上百万餐盘数据并不断进行算法迭代,将菜品和价格的识别率从70%推进到99.97%,甚至连“素炒青菜”和“青菜油豆腐”都能轻松辨认,计价准确率已超过人工计价。目前设备接入支付系统在交大餐厅正常运营,食堂工作人员反馈结算速度明显提高。
能推送健康膳食报告
“智眼”在云端更大有可为。每个人吃了什么菜、吃了几两米饭都能精确记录,同时测算用户入口的卡路里量,提供健康报告分析服务。研发团队认为,这些数据将来与医疗数据贯通,甚至能够分析用餐习惯与疾病的关系,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食疗方案。
吴动动说,团队目前正在上海交大创业学院进行孵化,项目已经和中国前三十名快餐和团餐的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正在他们旗下的部分餐厅进行数据采集和验证工作,希望能对推动中式快餐的标准化和菜式创新有所贡献。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