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个能行娃,横扫六国统天下。修筑长城几万里,死了还领秦兵马……”操着关中方言的魏老根,一边吼着唱词,一边在奋力击打着他刚发明出来的快板机,通过这个新发明,他想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灵感源于华阴老腔
这台长方形的快板机高1.4米,长1.2米,里面嵌有两块短木板和三块长木板,长木板中间有滚轴可以活动。架子中间有一根横杆,嵌有一根可以前后摇摆的木槌。快板机通过木槌前后撞击木板而发出节奏声。这就是63岁的魏老根发明的快板机,从构思到制作,前后用了8年时间。
魏老根是北杜街道办事处农华寺村人,老父亲就是一位能说会唱的能行人,从小就受到熏陶的他,也深深喜欢上了民间艺术。2003年,还在上班的魏老根便开始关注民间艺术,每天下班后就急匆匆翻开书本研究并进行快板和戏曲的创作。“每天晚上12点以前就没睡过觉。”
8年前的一次偶然,魏老根接触到了华阴老腔。看到那些老民间艺人们用敲击板凳、老碗的方式来伴奏,他觉得非常新鲜有趣。他觉得自己也应该结合关中文化特色创新出一种乐器。多年里,魏老根始终在构思自己想要的乐器。
经过思考,魏老根终于决定要做一个快板机。去年春节前,他就在家里画了三种快板机的草图。第一种就是通过击打发出有节奏感的声音,第二种是通过拉拽,第三种则是通过旋转来发声。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图纸做出来,他又找到泾阳县太平镇骆村的老木匠陈彦辉来进行木工制作,由于对快板机的音质没有把握,陈彦辉当时拒绝接活。“等他第三次来找上门的时候,我才答应下来。”陈彦辉说,在此之前,他也是几天没睡觉地想这个问题,等把原理弄明白后,才答应了魏老根的请求。
两人刚合作的几天里,晚上几乎不睡觉彻夜讨论。“我经常往村子里跑,看木料和快板机的形状。”魏老根说,这个快板机从原料到手工,花费了几千元,但他觉得非常值,随后还要在制作出另外两种快板机。“就是为了通过创新的形式来吸引更多年轻人,要让快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19日上午,华商报记者见到了这台快板机。魏老根表示,“这台快板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比如音色,应该在把木板改造一下,让击打出来的声音更清脆。”同时,还要对机子做更多的修饰和打磨。
“特别热情,也很幽默。”朋友许照军说,只要是魏老根决定的事,就一定会一倔到底。华商报记者 吕兰 通讯员 田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