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发明家孙建华的安防产品又迎来一批考察客人:看不到红外线等报警设备,但人一走近柜台,警报就响起;刚靠近名画艺术品,就传来“禁止触摸”的温馨提示……这款产品最大优势在于隐蔽性,甚至可以加装到一张纸里,因此投资人都颇看好。但过去几年,看的人多,投资的却少——该产品的专利将在5年后到期,前景不稳定,让人望而却步。
不久前,孙建华在中国发明协会的指点下想出了解决办法:将原有的技术进行分解,又申请了8项相关专利,从而形成一个“专利池”,不仅将保护期延长到2035年,而且由单一的专利保护,变为多道防线,未来还可以不断扩充“专利池”。
不过,他觉得,要真正做到专利保护,关键还是要实现“产业化”。
教训:没申请专利 错失千万产业机遇
作为民间发明家,孙建华的专利保护意识都是被逼出来的。
上世纪90年代初,他曾经研发出一款电话语音报警系统——当识别到有人进入房间后,可通过电话自动拨号报警。当时他给几家银行展示过样机,几周时间就收到了40多万元的订单。
遗憾的是,因为没有申请专利,模仿产品很快出现。等孙建华将产品投放到市场时,别人的同款产品早已抢占先机,在全国得到普及。“心情非常难受,可以说错失了一个至少千万元的产业机遇。”孙建华说。一方面,民间发明家缺少专利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因为缺少资源平台,很多好的专利都胎死腹中。
为此,2001年他完成这个安防产品研发后,赶紧申请了专利。
有别于红外识别等传统安防产品,孙建华的产品是将人体的生物电场转化为电信号进行识别,其难点在于如何将小动物等干扰源筛除,以降低误报率。据中国发明协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检索,该技术具备唯一性。
出路:产业化是专利保护的最好办法
2013年,孙建华成立了四川华卫生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广这一产品。
从申请专利到量产推广,为何时间跨度长达10年?“因为找不到投资人。”孙建华说,在2001年拿出样品后,他为了实现量产,四处寻找资金,一度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在中国发明协会的支持下,1000万元融资终于到位。仅仅一年后,孙建华就开发出一系列实际应用产品:将感应线圈装入窗框中,有人靠近将自动报警;装在斑马线前,当红灯时有人经过会自动响起语音提示……借此在四川、吉林、贵州、新疆、北京等地收获了数百万元的订单,2016年全年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元。
去年,某单位试用该产品,建立了“电子围栏”:当有人潜入时,围栏并没有异状,但报警信号早已发送到后台,并标注出具体位置——这也为他的专利推广赢来更多掌声。“只有实现量产,打开销路,我们才有力量反哺研发,进一步扩大技术优势,申请更多专利。”孙建华说,自己是幸运的。2003年,包括他的产品在内,中国发明协会一共重点支持了6个项目,如今其中2个已因为发明人身故而终止,“我能走上产业正轨,优势之一就是在这6个人里算年轻的,今年才60岁。”孙建华说。
本报记者 祖明远 文/图
作者:祖明远 来源: 四川日报(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