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能否“代言”创新力 本报记者 俞慧友
两会声音“现在各种报告都用数据说话。"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代表创新驱动的,就有一条"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6.3件提高到12件",可这个指标真的能证明创新驱动能力吗?”3月7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周玉梅委员有点“异议”。
周玉梅看来,达到这个指标并不太难。“只要是国家规划纲中列出来的目标,地方政府、各级科技部门都会依据纲要中的指标数字去一条一条落实。定下明确的数字指标,每获一项发明专利都有对应的奖励机制,指标数一下就能上来。”
单看数字,周玉梅的观点似乎真能找到一些对应。
2011年,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首次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的量化指标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5年,我国实际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了6.3件。
短短4年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几乎翻了一倍,是否意味着这个指标真的“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我不这么认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特种陶瓷研究所副所长贾德昌委员为这个指标“喊冤”:“以前,我也对将论文和专利数量作为教师和研究人员考核晋升评价指标比较反感,但有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贾德昌所说的,是自己承担十二五期间国家重大专项“高端光刻机研发项目”(简称02专项)时的经历。
彼时,进口一台套高端光刻机价格昂贵,但我国每年要进口大量的这类光刻机。而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光刻机,只有荷兰一家公司能制造,甚至技术强大如美国和日本的公司也只能“望洋兴叹”。
02专项中,贾德昌主要研究先进陶瓷基复合材料,用于光刻机中对强度、韧性、耐高温、耐烧蚀、抗氧化等特性要求颇高的部件。
在研发这种关键材料的过程中,贾德昌很快发现了专利的重要性:“不及时申请专利的话,国外公司很容易用专利群把你的这项技术给覆盖掉。这意味着,即使研发出来,你的产品也无法商业化。现在我们的科研跟国际接轨越来越多,遵循国际规则和惯例,从科研产业化角度来说,申报专利很重要。”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指出,专利的数量是基础,质量是关键。我国已经是专利大国,但跟专利强国相比,基础型、原创型、高价值和核心专利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提升专利的质量。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国际通用指标。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发明专利技术含量最高、创新价值最大、核心竞争力最强,保护期也最长,可达20年。通常认为,它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衡量一个地区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应该是体现公民科技素质的一个指标。理性的看,我认为不能说我们国家的论文多了、专利多了。实际上按人均数量来说,我们还远远不够。”贾德昌说。
但贾德昌也认为,对这样的指标需要加强监管,“一旦发现造假,要严厉处理。没水分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才能代表创新驱动发展的质量。”
(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