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  04/18
   第十八届中国发明家...  04/16
   去年安徽省高价值发...  04/11
   可视化收发一体的快...  04/06
   山西交科一项发明专...  04/02
   厉害了!宁波发明专...  03/27
   第27届全国发明展览...  03/21
   贵州省有效发明专利...  03/19
   开鲁县农民发明新型...  03/1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  03/11
   北京:去年每万人口...  03/08
   “工人发明家”的创...  03/02
   中国国内高校和科研...  02/29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02/26
   上海每万人口高价值...  02/22
   2023年安徽省发明专...  02/20
   创建至少50家发明专...  02/15
   中国展团亮相中东国...  02/09
   “石家庄造”环卫装...  02/03
   2022-2023年“发明创...  01/31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7 7325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今后谁做科学家?2004/12/03
    《科技创新羊城遇冷》新闻追踪

  本报从11月29日开始,连续报道了荔湾区青少年宫科技创新班报名率每况愈下内幕,引起市民广泛关注,记者连日来走访了诸多孩子、家长、专家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一步步地深入目前广州科技氛围淡化的现实。

  在追踪采访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不断出现在笔者的脑海中,科技创新究竟是一项高深的学问还是一种思维习惯?将科技创新锁入“深闺”是体制的错误还是社会的误解?在越来越强调“早期教育”的当今,有几个孩子仍会将自己的志愿选择为科学家?

  凡此种种,让人忧虑的是下一代的教育,让人揪心的是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目前大多数孩子的成长道路都是由家长“代劳”选择的,新一代正按照这个社会价值选择的方向在成长。当家长的选择日益趋同并集中在社会最热门的专业和领域,便无形中为孩子铺设了一条个人成长的“独木桥”。而由此导致的缺失,对一个民族而言却是致命的。

  “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对科技创新的漠视,有的孩子自发报名,居然被家长打骂拉走。”

  “我是一个从事了青少年科技活动30多年的科技辅导员,近年来的情况让我十分担忧。”荔湾区青少年宫科技创新班辅导老师陈志豪对广州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忧虑,深深触动了笔者,与陈老师的初次通话就用了近三个小时。

  陈老师强调,与京津、沪杭、福建、湖南等地相比,广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无论是人数还是场地,都存在差异。他无奈地说,他不是第一次向社会发出类似的呼吁,但是每次都淹没在社会对“奥数”班、“钢琴”班的追捧声中,“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对科技创新的漠视,有的孩子自发报名,居然被家长打骂拉走。”

  “呼吁社会关注科技创新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是我决定继续走下去。”陈老师坚定地表示。

  提高生活质量,不仅有利于智力开发,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态度。

  追踪报道的过程中,记者跟随科技创新班的同学一起上课,近距离接触了包括程浩源在内的许多“小发明家”。这些八、九岁到十几岁的“娃娃”的创意,不时让记者眼前一亮。

  一个读初一的男孩向记者介绍他的创意:在普通的晾衣架中间多加了一条塑料条,成十字状。这样,晾衣服时,前后不会粘在一起,干得也更快。

  其实,许多发明正是来自于这种对生活的敏感、发现,以及对解决问题的大胆假设。科技创新班的另一位“小院士”梁蕴昕发明的“喂食汤匙”,就是为卧病在床的奶奶而发明的,汤药不会洒在衣服上。为此,香港《太阳报》把梁蕴昕誉为“西关小发明王”。

  科技创新班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按照他们的理解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高生活质量”,不仅有利于智力开发,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态度。

  “其实大部分孩子水平都差不多,关键是孩子的潜力和后天的栽培。”

  在近一周的采访中,笔者接触了很多父母,但当笔者问到,“您希望您的孩子以后搞科技吗?”,得到最多的答案是“孩子不是那块料”。

  “学科技,我怕他不行,我只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将来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好!”这是一位母亲在少年宫的英语辅导班门口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的。她的孩子才11岁,学习成绩一般,在少年宫同时补习英语和数学。这位母亲告诉笔者,她跟她先生只是普通职工,文化程度不高。她只希望以后自己孩子能考上大学,或者考个公务员,可以坐办公室,有份体面的工作,至于搞科技,她觉得孩子不是那块料。

  陈志豪老师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小孩子的潜力很大,创新意识要从小培养。其实大部分孩子,刚刚来科技创新班的时候,水平都差不多,关键是孩子的潜力和后天的栽培。”

  教育始终是与整个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事业,究竟明天的科学家由谁来做,是个重要的话题。此次寻访科技创新遇冷的症结是一次复杂的旅程,也引发了记者本人对自己教育历程的反思。

  本报记者 李小天 实习生 黄丽颖  来源:南方日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