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实施发明专利“滴灌...  09/28
   学风传承行动:央视...  09/24
   快递界的“发明家”...  09/22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  09/20
   开采时间缩短约70% ...  09/17
   百度发布十大科技前...  09/14
   小小发明家是怎么养...  09/11
   上半年济宁892家攀登...  09/08
   34278件!郑州有效发...  09/07
   360周鸿祎:创新不等...  09/06
   海内外青少年“玩转...  09/05
   高速公路养护“发明...  09/04
   11岁男孩荣获“全球...  09/03
   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  09/02
   赣州市3项发明专利喜...  08/31
   5年拿到15项专利发明...  08/30
   创新不辍结硕果!山...  08/29
   科达自控取得一种4G...  08/28
   爱迪生发明有声电影...  08/27
   山东省地矿局水文二...  08/26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4 7277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商务部报告称跨国公司借专利术“包抄”中国2004/06/14
    晨报讯 (记者 刘映花) 商务部最近调查发现,跨国公司正在借专利术悄悄“包抄”中国对手,他们现在每年在华的专利申请量高达30%。

  商务部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的这份报告说,中国企业已处在跨国公司专利的重重包围之中。该报告预测,下一步,汽车和制药业将成为跨国公司专利申请新热点。

  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课题组分析了医药、汽车、通信、家电等领域中的八家代表性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情况。这些公司是美国辉瑞、德国大众、诺基亚、摩托罗拉、IBM、汤姆森、飞利浦和索尼。

  结果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长。“这说明跨国公司已认识到中国是全球的一个主要市场,必须从战略高度上予以重视,并通过获得专利保护来赢得市场份额。”报告说。

  但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个坏消息,中国的哪个领域具有市场潜力,跨国公司就会在哪个领域寻求专利保护。中国企业可能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过去几年,跨国公司专利“攻势”集中于通信、计算机、家电等领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索尼和飞利浦利用“DVD专利使用权联盟”这条“大棒”,使中国DVD碟机企业交了几十亿元的专利费。

  现在,跨国公司把眼光投向中国的医药和汽车业。报告认为,这两个领域日益密集的专利“陷阱”将成为中国公司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3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