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全国打击走私成果展览》正在举行。一套集装箱检测系统模型吸引了众多观众。据介绍,集装箱检测系统在我国海关启动以来,共查获走私案件8355起,可谓功成名就。说起当初,此领域曾有一个“一张图纸90万”的故事。 那是1996年3月,清华大学安继刚教授研究的“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但苦恼接踵而至。有了技术发明,却筹不到银子,变不成货真价实的东西。
安继刚东碰碰,西撞撞,四处寻觅投资人。而此时,中国节能投资总公司的领导手里捏着银子也在八方搜索投资项目。公司不是没投过资,但不赚钱的项目太多。经人介绍,公司领导与安继刚在清华大学能科楼一个不起眼的小会议室里坐了下来。
握手。寒暄。喝茶。安继刚的“想法”与公司的“资金”开始“谈情说爱”。
手拿图纸的安继刚力陈检测威力:我国海关每年有大量集装箱出入,走私分子往往借集装箱夹带走私品闯关。我设计的这个系统可以不开箱而检测出内存何物,加快通关速度。
投资公司在揣摩:安氏技术还只是理论设计,仅仅有张图纸,全球还没有一国能造出这个设备。按图造“机”,出来的设备能正常运转吗?会不会把钱砸在里头?可……等看到能赚钱时还需要你投资吗?“目前我国海关还没有集装箱检测系统。这种高科技产品是公司振兴的一个机遇。”于是,节能投资公司开始冒险,毅然投资210万,再加上清华核研院安继刚的技术作价90万,以300万元组建了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安继刚带着研究生和华力兴公司的人马开始攻关。———神速!4个多月后,世界上第一台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的样机诞生。
1998年11月23日。瑞雪纷飞的北京昌平。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观看样机。集装箱在样机前走过,其五腑六脏便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裹在货物中的烟、饮料、电子器件等原形毕露。吴仪听取了汇报当场决定,为福州马尾海关订购一台。
选址。勘探。设计。施工。制造设备。运输。安装。调试。———神速!不到半年,我国海关安装的第一台国产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运行归运行,是不是火眼金睛还得靠事实说话。12月14日,一家公司的集装箱在经过检测系统时,操作员发现箱中的货物绝不仅只有它申报的废旧五金:怎么像是显示器?海关人员要求该公司人员打开集装箱检查。果不其然,在报关的12个集装箱里夹带了4500台监视器,走私货物价值3000多万元人民币。
初战告捷,检测系统的神奇一传十,十传百,新疆霍尔果斯、内蒙古的满州里、黑龙江绥芬河、河北秦皇岛等7个海关先后安装了此检测系统。
屈指5年,华力兴投资科技的冒险生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由注册资金300万元摇身变成了净资产2724万元、平均年利润近1000万元的企业;
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走出国门,安装到了吉布提、哈萨克斯坦、加纳、喀麦隆……
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李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