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工具: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 70岁才开始自学机械原理 81岁老汉自称发明“永动机”(图) | 2014/04/04 |  | “我发明了永动机,现在在世界上还是没有,这是首例。”近日,81岁的包启大爷拿着他的实用新型专利发明证书来到本报,自我介绍起他为之得意的发明来。然而,老人的发明还处于图纸阶段,他希望能有人愿意帮忙,把他的理论付诸实践。 70岁开始自学机械原理 从十多年前开始,“电力紧张”、“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时常见诸媒体,成了热门话题,也勾起了包大爷发明一个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够提供能源的机器的想法。 包大爷年轻时在医院后勤部门工作,可以说,跟机械发明毫不沾边。包大爷年少时,由于家庭原因,也没能系统地上学。70岁时开始构思机器的草图,他一切都得从头学起。物理知识、机械原理、晦涩难懂的图纸,他一点点钻研自学。“让一个物体永远不停地动下去,利用动能传输出其他能源。”老人照着这个思路一步步深入研究,终于绘制出一张“永动机”图纸。 “当活塞1下降到气缸2底部时,阀门2下压阀门1,使箱体1的出水口关闭,箱体1中的水的重量作用于箱体1的底面……”包大爷拿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上的图纸,给记者讲解机器的工作原理,按照他的理论,机器会永不停息地重复上述运动,因此,他称之为“永动机”。 天降一盆水给他带来灵感 包大爷介绍,最初,箱体1内装的物体不是水,他设计的是细沙或石子。但固体容易与箱体壁产生摩擦,换成什么物体好呢?包大爷想了很久,一天,他走路时,有人从楼上泼下来一盆水,差点泼在包大爷头上,把他吓了一跳。这一下,反道把包大爷吓醒悟,他高兴地一拍脑门:天天用水,我怎么就没想起来用水代替石子呢。 包大爷说,水属于清洁能源。按照他的设想,在吊起重物的滑轮上连接一个传送带,就形成了一个只用水资源带动的动力系统。“传送带后面可以连发电机,就能够发电了,想要发电量大,就造一个大‘永动机’,多造‘永动机’。”包大爷对发明充满了信心。他的理想就是利用自己的发明,替代煤电、核电等,创造清洁能源发电站。 发明还处于图纸阶段 记者看到,老人口中的“永动机”,在申报实用新型专利时采用名称是“重力发动机”。“‘永动机’根本不存在,是不符合能量守恒规律的,最初申报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也认为类似永动机,不想给通过,但我们觉得老人的这种设计本身是前所未有的,不管他能不能实现。”帮包大爷代理专利申请的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龙峰表示,在他们据理力争下,最终专利申请被通过。 遗憾的是,老人的发明还处于图纸阶段,没有实物就无法给人感官上的具体认知。因此,老人希望能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一起完成机械实物的制作。 新闻链接 永动机是一类想象中的不需要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历史上,人们曾经热衷研究永动机,其中包括达·芬奇、焦耳这样的学术大家。但在热力学体系建立后,人们通过严谨的逻辑证明了永动机是违反热力学基本原理的设想。不过,从一个侧面来说,人类对永动机的热情以及制造永动机的种种实践,推动了热力学体系的建立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唐东丽整理 文图本报记者唐东丽 来源: 大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