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一说起发明创造,很多人也许会说这是科学家的“专利”,可如今这样的“科学家”就在身边。今年,天津市复兴中学的5名学生获得了国家级专利,并且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向学生们提出购买意向。复兴中学学生在一起研究
记者来到复兴中学采访这些小小发明家,在实验室里,他们正在对申请专利的一套设备进行改进、优化。他们都是“复兴中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协会”社团的成员。对于成员的挑选,复兴中学老师郑宗文告诉记者,学生进入社团都是出于兴趣,他们善于观察,把亲身的体验融入设计当中。
王姝文告诉记者:“其实这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发现现在城市存在停车难问题以及停车费劲的现象。因为有的空间其实能放进一辆车,但由于不好把车坐进车位里,出行了浪费现象。停车泊位装置其实是在车位上安装一个拖车装置,当司机将要停车时,可以用磁卡刷一下启动装置,拖车板就会横向伸出,司机就可以把汽车驶入拖车板,然后拖车板通过重力感应器收缩回到原来的车位,驾驶员就可以轻松停车入位,车位之间也能够缩小间隙。”
学生的专利证书和获得的其他奖项
复兴中学副校长王红革告诉记者,这是落实国家课改计划,倡导学生结合实践的一个重要改革。通过科技协会的活动增加了同学们的科学知识积累,培养了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天津市复兴中学只是全市的一个缩影,在天津举办的第28届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近万中小学生参加了各级比赛。市级终评活动共收集到来自全市20个区(县)的1529项作品。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524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76项;少年儿童科幻画523幅;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115项;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81项;小学生创新方案设计210项。共评出一等奖170名,二等奖336名,三等奖582名。
记者从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了解到,下一步中心将集中精力,走访各区县和部分中小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并组织相关专家共同研讨,同时将组织相关专家学者举办多种形式青少年创新培训班,对辅导老师及学生不同角度开展创新教育工作,经突破制约瓶颈,增加创新范围及创新数量。
同时,市知识产权局、市教委将推动学校社团、课外小组使用该读本,进行知识产权教育,使其逐步到全市各中小学。充分发挥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努力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为了使本市中小学知识产权课堂教育将更加规范,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教育在本市进一步全面推广,天津还组织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主任科员陈渝告诉记者,天津市青少年知识产权促进行动已连续开展第四个年头,三年来全市中小学生踊跃参加各种知识产权实践活动和创新活动,累积申请专利超过1.2万件,本市已经形成“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学校主动参与、老师大力推动、学生激情迸发、成果快速产出”的良好局面和发展态势。
据了解,2012年本市有30多所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将知识产权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或校本课程中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使更多的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教育;全市160多所中小学开展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实践活动:开展知识竞赛,模拟小法庭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深入社会开展知识产权调查、采访活动,举办主题绘画展示等活动,参加各类知识产权实践活动的学生近5万人,学生共申请专利3895件。
日前,天津市教委和市知识产权局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读本》正式出版。读本的出版填补了本市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用书的空白,对规范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推动全市青少年知识产权促进行动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记者赵首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