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雷妤 他是农村娃,没有受过高等教育,高中毕业后当了几十年最普通的建筑工人,机缘巧合之下爱上了发明;他不是专业的发明家,3年之间却申请了10多项国家专利,已有3项获批。他发明的一种大理石胶,能将几百斤的大理石悬挂在外墙上,填补了国家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也获得了厦门科技局立项资金百万元。
上个世纪60年代,刘绍贵出生在湖北,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因为有美术基础,高中毕业后,他被招进了工厂,专门烧锅炉生产涂料。“在工厂的那段时间里,我了解到涂料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没过几年,刘绍贵就转行做防水,穿梭于大街小巷,哪里漏水就补哪里。
1997年,带着对厦门特区的向往,刘绍贵来到了厦门,成了一名最普通的建筑工人。最穷时,他身上只有30元钱;最邋遢时,身上散发着各种涂料的气味;最落魄时,曾经被警察误认为是小偷。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还跟朋友借了两个厂房搞起了发明创造。“当时我连专利是什么都不知道。”刘绍贵说,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了专利,没想到拿到了一个一个证书。这下他更起劲了,今年一口气申请了10项专利。
不要以为刘绍贵只在防水方面有研究,在这10多项专利申请中,还包括乌龟养殖。
最让刘绍贵感到骄傲的,是发明了大理石胶,这种胶不依靠钢筋悬挂,就能将几百斤的大理石悬挂在外墙上。目前,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据悉,这项技术从有想法到实现,刘绍贵整整花了10年的时间。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