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9月17日消息:手机上只要装上一个程序,就能自动检测安装的所有应用,发现那些偷盗隐私的软件,同时可将偷盗个人信息的行为用动画的方式播放给用户看。复旦大学软件学院青年教师杨珉发明的软件安全检测系统可以将几乎所有泄露用户隐私的软件都监管起来,这一成果目前已经产业化。这是记者昨天获得的消息。
六成安卓软件泄露隐私 手机上网已成为最主要的上网方式之一。要保护智能手机用户的隐私,就必须要有一个特定的功能:即将手机内涉及到用户隐私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存储和管理,包括短信、通讯录、配置的邮件账号,以及金融支付等。
调查发现,近年来手机恶意软件以每年几倍甚至10多倍的速度增加。去年,杨珉所在的课题组就发现,六成的安卓软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用户隐私泄露,今年这一比例更高。过去人们眼中的苹果安全软件,现在也不再令人放心。据对于1300组苹果APP软件的调查发现,有73%的软件对于权限的要求比安卓版还要多。而智能手机上面搭载的大量传感器,比如麦克风、GPS等使得利用手机监视、监听变得非常容易。
手机管理和保护信息是通过权限来实现的,这存在很大缺陷。因为绝大多数软件在安装时都会申请超出功能所需的权限,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是如此。一旦授权,用户对于自己手机信息的使用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尤其是用户使用账号登录某网站的第三方应用时,个人信息更容易被破解。课题组发现,用户在帐号登录时,该网站会向第三方应用发放一个身份令牌,表明用户已经处于登录状态,并且是合法用户。而第三方应用则利用这个“令牌”与该网站传递信息,这令恶意攻击者可轻易窃取到用户的登录令牌,以用户的身份发布任何信息以及读取用户非公开的隐私,甚至私密相册,也可以利用用户的身份消费、发布。杨珉称,这一漏洞几乎存在于任何可通过第三方登录的应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