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俞铮)中国最高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1日在这里庆祝建院55周年。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在1日上午举行的“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55周年茶话会”上说:“中科院必须为中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随后,从欧美国家留学回国的钱三强、钱学森、赵九章到中科院效力,他们分别主持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设计和研制。
中科院现有89个研究所、联系688名院士的中科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的。与荣誉性的英国皇家学会和美国国家科学院不同,中科院先由研究实体组成,然后才选出享有终身荣誉的院士。因此,它既是拥有院士的荣誉性机构,又是国家综合性研究中心。建立之初,中科院曾行使管理全国科技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郭沫若任院长时期,中科院还曾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部后来从中科院分离出去,于1977年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明确提出了要使中科院“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针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问题,中科院在1997年下半年向中央提交报告,提出了建设面向21世纪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新时期中科院的战略选择。1998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批示同意中科院先走一步,“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根据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规划,到2010年,中科院要培养数十名大科学家、数十名科技管理专家、数百个创新团队、几个国际领先的研究所,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
统计数字显示,从1998年至2003年,中科院研究人员在世界顶级的《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了119篇论文,占中国总数的一半。2002年,中国发表《国际引文索引》(SCI)论文排名前20位的研究机构全部来自中科院。2003年,中科院发表的SCI论文总数达12060篇,比国际一流综合性研究机构德国马普学会多4109篇。
拥有固定资产127.7亿元人民币的中科院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发明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国内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
中科院科研人员在一些世界领先的领域做出了重大创新贡献。中科院曾主持研发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44个研究所、100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任务,在飞船有效载荷、配套材料与设备、空间环境保障、空间科学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中科院人员为主的研究小组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任务。辽西热河生物群研究的重大成果转化为19篇《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在国际科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科院科学家还在国际前沿的纳米新材料制备、治疗性干细胞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与此同时,作为国家决策者的重要思想库,中科院学部组织院士为高层提供咨询报告和咨询建议。从1998年至2003年,中科院院士提交了40篇咨询报告和80篇咨询建议,涉及遏制艾滋病蔓延、经济发达地区污染治理等重大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