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2000余名“小发明家...  07/06
   长江经济带发明学会...  07/01
   川庆钻探职工创新成...  06/26
   “土发明”打败“老...  06/18
   黑龙江省8项发明专利...  06/11
   2项金奖+13项优秀奖...  06/08
   中宏网:智能耀银河...  06/02
   艾晨光:用“小管件...  05/25
   行进中国|6297项发...  05/21
   空气中挤水!中澳科...  05/11
   2024年河北省知识产...  05/05
   内蒙古有效发明专利...  05/01
   中国发布丨去年我国...  04/24
   我国77项发明获日内...  04/19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1 7411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54岁男子醉心发明32年获26项国家专利2013/06/10
    中新网平顶山6月9日电(汤荔) 河南平顶山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朱玉伟32年来醉心于带电作业工具的“发明”,他先后研制出的26项新型作业工具获得国家专利,并因此成为河南省电力系统第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一线电力工人。

  今年54岁的朱玉伟,1981年从南阳电力技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平顶山供电公司,从1985年开始担任带电作业班班长,至今,他已经在这个班长职位上做了近30年。

  “带电作业,就是在不停电的状态下,在高空进行作业,”作为带电作业班的班长朱玉伟说,自己和工友们在工作时随时都面对着两大危险:高空和高压。

  1981年,中国第一条500kw线路姚武线开始投运,带电作业始终是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那时候,我们进退强电场主要用的是‘吊篮法’,这种方法自控性很差,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进退强电场的时间,工作的时候很危险。”朱玉伟说由于这是当时中国第一条500kw线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工人作业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1985年朱玉伟开始担任带电作业班班长后就一直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难题,1988年他带领带电班成员在实践中发明了独脚梯进出强电场法,这种梯子能分节、可长可短,作业者可以随时调整进出强电场的间距和时间,而且十分方便,和其它工具相比,所用时间很少,安全也有保证。该成果89年通过了河南省组织的鉴定,并获河南省电力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华中网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这应该算是我的第一个‘发明’,”朱玉伟说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在实际操作种发现了不安全的因素,或是对于作业速度有影响的因素,他都会竭尽全力的去想办法解决它。

  慢慢的“自动闭锁软梯支架”、“遥控放线飞车”、“便携式手摇绞磨”……,一件件实用的带电作业工具应运而生,不仅在河南全省推广还申请到了国家专利。2010年,公司为曾多次荣获“劳动模范”的朱玉伟成立了“劳模工作室”,让他带领一个团队来搞研发。

  “我所有的发明都是和我们带电作业有关的,”朱玉伟说,作为一个老电工,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我的工友们每天都能安安全全的回家。(完)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