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2000余名“小发明家...  07/06
   长江经济带发明学会...  07/01
   川庆钻探职工创新成...  06/26
   “土发明”打败“老...  06/18
   黑龙江省8项发明专利...  06/11
   2项金奖+13项优秀奖...  06/08
   中宏网:智能耀银河...  06/02
   艾晨光:用“小管件...  05/25
   行进中国|6297项发...  05/21
   空气中挤水!中澳科...  05/11
   2024年河北省知识产...  05/05
   内蒙古有效发明专利...  05/01
   中国发布丨去年我国...  04/24
   我国77项发明获日内...  04/19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1 7411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隔山买牛,“草根发明”难觅投资2013/06/04
    “没有人投资。”尽管获得第七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银奖,56岁的吴宁仍为自己发明的能折叠成拉杆箱的自行车发愁。

  王四田和张宝全也都是大赛银奖得主,同样为自己的发明——太阳能热水窗户、切肉机等难觅投资发愁。日前落幕的本届大赛从1272个参赛项目中评出了发明创新奖200项,大多面临产业化难题。

  “去年我们对来自民间的100项发明大赛获奖项目追踪调查,几乎都有专利,但能最后形成产品的大约是5%。”市发明协会副秘书长钟之绚告诉记者。

  “草根发明”,为啥叫好不叫座?

  “人的问题,或许是最重要的。”联想之星投资副总裁张瑞琪分析了基本的投资价值等因素后,还是将问题归结到人上。在他看来,普通人发明一项技术后,很容易过于陶醉技术,缺乏分享技术的意识,也缺乏与投资人、厂家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在科技周的现场,记者采访多位发明人,大多只考虑怎么把自己的发明卖出一个好价钱。“100万!”“50万!”“得给我30%股份。”其实并非如此简单。

  “从发明技术到成熟产品、再到推向市场,投入资金通常是1:10:100。发明的投入只是开始。”曾长期从事北京技术交易市场管理工作的钟之绚,对一项新技术从产品到市场的复杂过程有切身体会。她说,草根发明人过于看重自己的发明,抱着“你们靠我的专利赚钱”的念头,缺乏合作,共担风险的意识,漫天开价往往吓退投资者。

  吴宁让钟之绚印象深刻。某大型自行车厂家找到吴宁时,对他可以折叠成拉杆箱的自行车提出疑义:“轮子太小是不是不好骑。”老吴的回答一下将他们撅回去:“那是你们企业的事情,我不管。”一个潜在的合作就此戛然而止。

  原来吴宁是担心“专利剽窃”,这也是众多发明人的顾虑。钟之绚承认,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确实不够,发明人专利被仿制的例子发生过多起,有的发明甚至在投产后被厂家拒付部分专利费用。

  吴宁有一次带着发明,兴冲冲赶赴昆山市一个自行车行业展览,但却遭到厂家的冷遇。有知情人告诉他:“不少厂家直接仿制国外折叠自行车,不必付一分钱,干嘛买你的发明?”后来有人主动联系老吴,要求他先把详细数据资料和视频寄过去,吴宁担心技术被剽窃,拒绝了对方。

  “投资草根发明,厂家说是‘隔山买牛’。”钟之绚很无奈,发明本身就离正式产品有距离,厂家、投资商心里也没有底;发明人又担心被剽窃,不敢把技术说透,恶性循环,投资人更不敢投了。

  与吴宁他们比起来,下排烟集成灶的发明人算是幸运儿。几年前,发明人拿出技术,发明协会牵线拉来浙江一家抽油烟机企业。发明人把自己的技术详细展示给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和建议,重新找人制作了可以进入生产线的工艺图,并参与生产线调试。最终,企业产值达数亿元,发明人也拿到了几百万元的技术转让费和销售提成——其中50万元支付给了中途帮助设计图纸和样品的相关人士。

  对于大多数民间发明爱好者来说,掏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设计专业图纸,试制生产线工业样品,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草根发明’者缺乏专业的加工设备,研制的样品也比较粗糙。”钟之绚说,“离工业生产还有一段距离。”

  钟之绚打了个比喻,“草根发明”更像是个幼儿园的孩子,苗子不错;但企业招录的可能是硕士和博士。“‘好苗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过程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做。市场上有许多做上市的投资公司,但做前期培育的风险投资寥寥无几。”钟之绚说,“这是最大的问题。”

  目前,市发明协会正在努力打通将“草根发明”变成市场产品的通道,目前,协会正与北京200余家专业研发机构洽谈,希望能为“草根发明”提供中间服务,成为个人与企业、产业对接的桥梁。目前试点的一个速食菌项目,已经通过市二商食品科学院中试,即将进入市场。

  发明协会将在其中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发明人和企业开始合作后,市发明协会就像淘宝网的“支付宝”一样,暂时代为保管企业支付的部分专利使用费,并负责转交设计图;发明人调试的第一条生产线运营后,专利使用费才支付到账。既保证了发明人的专利不会被剽窃,又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我们希望能提供更多这样的服务。”钟之绚介绍,协会还计划拉来一笔资金,类似日本民间发明协会一样,为个人发明提供试验、专家指导、上线测试等服务,最终让更多发明变成产品进入市场。

  链接

  技术发明的

  商业投资法则

  多年参与科技投资的张瑞琪表示,发明人吸引投资必须学会从投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寻找合作对象。

  1、发明有没有价值,即能否解决别人的问题。

  2、发明有没有商业价值,老百姓是否愿意花钱购买这一产品的价值,否则就不可能形成商业链条。

  3、是否需要对现有商业链条大规模调整。原有的商业生态,如果因新发明有巨大的负效益,需要动太多人的利益,商业投资也会很谨慎。

  4、技术发明本身是不是“一点就破”。如果是,说明技术门槛太低,很容易被仿制,投资价值就不大。“好的发明不会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5、投资人各有侧重,需要找准。一般来说,政府投资侧重公益项目;企业投资需要该产品与上下游产业良好互动;商业投资需要产品本身价值较大,能填补产业空白等。来源:北京日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