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讯 轻轻拉动手中的细绳,打着厚厚石膏的左腿轻松地上下运动,病房里,刚做完手术没多久的张师傅独自进行术后锻炼。明天就是护士节,对于护士节前夕收到的神秘礼物,张师傅很是喜欢。而这,仅是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们60项发明中的一项。 一根尼龙绳、一副滑轮,再加上一个约束具,制作一个康复辅助器,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材料。骨科护士盛玉琼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病区里的多功能牵引床。据她介绍,由于骨科病人多,大部分病人因怕疼或是没有家属帮助,很少进行自主康复训练,看着牵引床的滑轮总是没有用武之地,她便用起了心思,将约束器和尼龙绳结合起来,患者只需手动牵拉尼龙绳,就可以带动下肢活动,既轻松又省力,还不需要家属在旁辅助,大大增加了患者术后锻炼的机会,促进其血液循环,预防下肢肌肉萎缩。“这东西还真挺好用的,不费劲,还不用人帮忙。”练得红光满面的张师傅对于手中的器具赞不绝口。
市二院护理部主任任俊翠告诉记者,此项康复辅助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积极申报国家专利,省卫生厅正计划将此设计向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推广。“我们的护士姐妹们个个都是发明家。”任俊翠说,近两年来,该院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留意观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现有器具进行改造,或发明制造新的辅助用具,“现在针对病人治疗、生活康复等问题的创新发明已经多达60项。”
(朱沛炎 本报记者 王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