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2025上海青少年科创...  11/06
   中国高质量创新成果...  11/02
   美国《时代》周刊评...  10/30
   我国成功研制轻小型...  10/25
   闪极唱片三合一充电...  10/22
   20个发明创新项目、...  10/01
   从发明全嵌到高端第...  09/30
   戴森设计大奖在华10...  09/23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  09/12
   高梵以185项发明专利...  09/04
   江西:每万人有效发...  08/30
   第二十届“宋庆龄少...  08/19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发...  08/13
   安徽每万人口高价值...  08/03
   在海外市场,如何建...  07/26
   人工智能、量子技术...  07/18
   2000余名“小发明家...  07/06
   长江经济带发明学会...  07/01
   川庆钻探职工创新成...  06/26
   “土发明”打败“老...  06/18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2 7427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治理太空垃圾各出奇招 英国发明“自杀式”卫星2013/05/10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发明了一种“自杀式”卫星,用于消灭太空垃圾。

  卫星所携带的巨型太阳能帆是这项发明的亮点。当卫星发现并击中目标,太阳能帆便会展开,它裹挟着太空垃圾,让其脱离原有轨道并坠入地球大气层,最后燃烧殆尽。

  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除了正在服役的航天器,各类航天器碎片、运载火箭推进器残骸和航天员的生活垃圾也在围着地球兜圈子,并且形成了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美国研究报告显示,在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数目已达临界点,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与太空垃圾之间相撞的机会大增。太空垃圾还时刻威胁着宇航员的安全,一枚螺丝就足以使正在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丧命。

  为治理“宇宙交通”,科学家们各出奇招,从“太空篱笆”到“太空鱼叉”,种种发明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向太空垃圾狂奔而去。

  跟踪太空碎片最具成效的要数“太空篱笆”。这是美国从1957年便开始经营的太空物体跟踪系统。该系统包括3个雷达发射站和6个接收站,这些雷达发射持续的无线电波,像篱笆一样梳理地球轨道上体积大于篮球的物体。“太空篱笆”每天可探测1万个物体,并同时跟踪200个近地目标。

  跟踪到目标之后如何捕捉它们呢?

  日本学者研制出了太空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形状酷似左轮手枪的轮筒,能够通过一块强力电磁铁将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迅速制动;英国科学家计划用“鱼叉”对付那些太空漂浮物。无论是机器人还是“鱼叉”,他们的任务都是负责将太空垃圾捕获,再把它们推入地球大气层。

  与其在卫星废弃之后进行清理,不如让卫星服役期满后自行焚毁。“终结绳索”就是这样一种设计。“终结绳索”是在卫星内部放置一个导线圈,当接到地面指挥中心下达的卫星报废指令时,导线圈将产生持续的电流,这样,卫星就会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慢慢下落,直至重返大气层并完全烧毁。

  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虽然让人眼前一亮,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重重阻碍。在想方设法治理太空垃圾的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避免太空垃圾的产生。宇航员不随便遗弃生活垃圾,发射卫星时尽量减少进入轨道的残留物。此外,设计可回收的卫星也是不错的选择。(张欣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