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2000余名“小发明家...  07/06
   长江经济带发明学会...  07/01
   川庆钻探职工创新成...  06/26
   “土发明”打败“老...  06/18
   黑龙江省8项发明专利...  06/11
   2项金奖+13项优秀奖...  06/08
   中宏网:智能耀银河...  06/02
   艾晨光:用“小管件...  05/25
   行进中国|6297项发...  05/21
   空气中挤水!中澳科...  05/11
   2024年河北省知识产...  05/05
   内蒙古有效发明专利...  05/01
   中国发布丨去年我国...  04/24
   我国77项发明获日内...  04/19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1 7411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从洗筷子引发灵感 75岁老人发明手心搓摩器2013/03/11
    红网郴州站3月10日讯 洗碗时用手搓动筷子,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相信很多人都这样做过。但资兴75 岁的老人何昌顺,却对这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上了心,琢磨出用于健身的手心搓摩器,不仅在亲戚、好友中广获好评,甚至还引来单位向他订做。

  何昌顺老人曾在资兴市委组织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早已退休。去年12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常搓筷子有益处”的文章。何昌顺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很多人退休后就不搞体力劳动了,血脉不畅通,容易患病,搓磨手掌能使血液畅通,促进身体健康。

  何昌顺照着杂志上的介绍试了几次,发现日常使用的筷子太长,在手掌上搓起来不方便,于是他先将筷子截成手掌大小,虽然搓起来比之前方便,但不小心筷子就掉在地上。何昌顺开始思考,把筷子串起来搓,会不会更方便呢?“我本来是想将筷子打空的,但发现这样做不容易,我就想到了用竹子来代替筷子。”

  何昌顺找来了一段手指粗细的小桃竹,将它截成手掌大小的四小节,用铁丝穿了起来。一试,果然又好用又方便。何昌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手心搓摩器。

  手心搓摩器制作成功后,何昌顺便制作了几十个送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很快得到了亲朋好友的好评,“用过的人,都觉得不错。我自己有牙痛的毛病,用这个搓了一个多月后,现在我牙齿都不痛了。”何昌顺乐呵呵地说。

  为了让手心搓摩器更加的好用,何昌顺也在逐步对它进行改进。他用铜丝代替了穿竹子用的铁丝。为了让竹筒看上去更具有光泽和美观,他还试着将竹子烘烤后再上一层透明的油漆,却发现油漆涂上去了竹筒反而不容易转动了,老人有些不好意思的告诉记者,“在窗台上晾着的那些,都是我为此做坏了的。”

  由于觉得方便又好用,开始有人登门索要。仅三四个月的时间,何昌顺老人已经前后送去出近400多个手心搓摩器。有单位在听说了何昌顺的手心搓摩器后,还上门向他订了200个,作为退休职工的福利。“他们出铜丝的钱,我来帮他们制作。”见自己制作的手心搓摩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何昌顺不禁喜笑颜开,作“诗”一
首:搓摩器械已发明,细线小竹连串成。双手搓揉身体健,人活百岁喜盈盈。

  记者了解到,何昌顺老人还热爱文学写作。在前不久,他就一生的经历编写了一本回忆录《人生足迹》。在书中,他不仅回忆了他贫困的童年,他的家乡,还将自己使用过效果比较好的一些偏方记录在了书里。

  “我是农村人,小时候家里很穷,普通的小病都不看医生,都是靠劳动保健。”何昌顺说,现在他母亲已经96 岁了,身体还很健康,靠的就是平时双手在不停劳动。

  何昌顺说,手心搓摩器携带方便,可以放在包里或口袋里,每天拿出来使用3—5次就可以了。现在他自己已经习惯随身携带,他的手心搓摩器已经搓得发亮。他说,希望通过自己制作的手心搓摩器,能让更多人的双手活动起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