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书法对错 紫光灯一照立显“原形” 四川在线消息(肖茂军 罗先友 曾令发 四川在线记者 李正勇 摄影报道)学生学习写汉字传统做法都靠临帖。笔顺笔画,间架结构是否正确通常都只能靠老师把关,学生错了也难以自我纠正。广汉雒城四小的书法老师黄岩东悉心钻研近10年,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和反复修正,终发明出“隐形纠错王”书法字帖并获国家专利。这个字体的神奇在于用普通的荧光笔轻轻一照,临帖的书法字是否规范正确立刻显原形,可实现学生写字错误的立即纠正,家长不懂书法也可辅导孩子。
一个现实:
学生书法纠错难 老师学生都尴尬
黄若东老师是四川广汉雒城四小的一名书法老师。他在平时的书法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学生书法都是临帖练习。学生临帖写的汉字和范例字究竟有什么区别,哪些地方不规范?学生自己难以发现,靠老师指正,少部分学生老师管的过来,但学生多了,老师无法一一指正。而且即使老师给学生指正后,学生反复练习,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错误。“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一个字反复练习上百遍也难达到理想效果”,黄若东老师说,一个大班几十个孩子,老师很难及时发现他们的错误,孩子也在不断地重复着错误。这种困惑,黄若东只有在辅导少数孩子的时候才能解决。因为,每个孩子都在他的眼皮下写字。
“有没有一个方法能让学生在练字的时候,自己发现错误,自行纠正书写习惯?”,39岁的黄若东老师从10年前就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并开始着手研究发明。
数次失败:
隐形纠错字帖曾颇受质疑
有了这样的想法,黄若东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何在孩子写完字后就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得到纠正呢?
黄若东想起在自幼学习画画的时候,勾勒线条的方法。他做了一些简易的拷贝箱,又打印了一些字帖。
今天,记者在广汉雒城四小见到黄若东老师时,他正在学校的书法展览室内练字。黄若东老师的国家专利虽然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隐形字帖,但就是这样一张张小小的字帖,却让他潜心钻研了近十年。先后失败了无数次,历经多次修正。
黄若东搬出最初的隐形纠错王的雏形。那是一个简易的木盒子灯箱。被他称作“拷贝箱”。四方形的木盒子,里面一盏普通的白炽灯灯,上面是一个玻璃罩子。黄若东自制的字帖分三层。上面一层是范例字,中间间一层白纸,下面一层是描红的格子字帖。由于中间有一层白纸遮挡,下面的秒红字就被隐形了。学生将字帖放在玻璃罩子上开始书写,书写完后,打开玻璃罩子下面的白炽灯,一照,描红的范字就显现出来。学生一对比,就可以看到自己写的字和范字的差别,达到纠错目的。
“这是最初的纠错字帖,他有很多缺陷”,黄岩东说,玻璃罩子下面的白炽灯使用太久,就会导致玻璃罩子发烫,而且还带电源,很不安全。学生会随时担心触电危险。而且显得非常笨重,不易携带。
面对拷贝箱存在的诸多问题,黄若东开始反复思考。他迅速想到在字帖的正面印刷范例字,然后在背面印刷颜色较浅的反字字帖。
这样以前笨重的灯箱没有了,三张纸变成了一张纸。写完后通过自然光一照就知道哪些地方不对。但这种反字字帖,受自然光强弱的影响,往往在自然光不好的情况下,很难看得见,学生并不在接受。
反复修订:
借鉴验钞技术 隐形纠错王字帖获国家专利
面对不断地失败,和多方的质疑,黄若东并没有气馁和放弃。他在买东西中,发现商家的验钞技术,用紫光灯一照就发现钞票的真伪。“这不就是很好的纠错方法吗?”黄若东开始琢磨隐形打印技术。自己购置隐形墨水,最终研制出隐形字帖。
记者看到,黄若东发明的这个隐形字帖看上去和别的字帖没什么两样,抬头也是一个红色的范字。书写着模仿者范字写完后,奥秘就产生了。黄若东拿起一支普通的荧光笔,往字帖上一照,隐形的字体就出来了,书写者写的字和隐形的范字的对照就清晰可见。
一个小小的紫光灯,就是一个老师,他会随时让你看到你自己的错误所在。并能及时得到纠正。为防止书写者作弊,六个空格中,只有五个里面有隐形的范字,最后一个格子空的。如果书写者用紫光笔照着写完前五个字,但最后一个字写出来差别太大就有作弊嫌疑。
经过反复的试验和修订,2009年,黄若东的这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2013年1月5日18时45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爱发明》栏目播出时长60分钟的“隐形纠错王”节目。详细报道了黄若东老师和他的书法发明从雏形-生涩-笨重-轻巧至最终获得专利授权、实际运用的艰辛过程。
淡泊名利:
没想到赚钱 只想让更多学生练好字
黄若东坦言,从中央电视节目播出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打电话希望和他合作开发这一发明。曾经有一个老板要拿出两千万和他合作,但他都没太在意。
雒城四小的校长罗先友向记者透露,黄若东老师平时最喜欢的就是书法,除了正常上课外,太几乎都在研究书法。他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名利,学校为了申报了德阳市先进个人,他死活不要,硬是推掉了。
黄若东说,他是一个老师,不在乎自己的发明能赚多少钱,他只想这个发明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练好字。
对话校长:
众多名师牵头 做强书法特色教育
雒城四小校长罗先友介绍,黄若东老师的发明作为雒城四小书法教育的一个“偶发事件”,其实一切并非偶然。该校将书法教育优势向书法特色项目、特色学校转身,并致力于打造成广汉、德阳乃至全省的书法教育特色学校梦想的孜孜追求。
该校黄若东老师作为中国书协会员和广汉5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中唯一以研究书法教育为核心的工作室主任,其麾下凝聚8名来自全市的优秀书法教师参与研究,辐射带动近40所学校200多名教师参与教学。
据称,该校已确立 “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好人”书法育人目标,通过一波一波的的写字习惯养成教育融入了师生书法文化的血脉之中,并在“端正写字,方正做人”理念浸润下,内涵生长,健康成长。来源: 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