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宇芬 张勇军:既要懂技术,又要懂市场
隆冬时节,温暖消费大增。张勇军照例进入忙碌期。他发明的一种安全电暖炉,从6年前的50台销量起步,到如今即将突破3万台大关,销售额接近300万元。
张勇军是长沙县职业中专的教师。2005年,他的邻居烤火时忘关电源引发了火灾,催生了张勇军的“脚踏电暖炉”发明,把脚放上通电,脚离开则断电。次年冬天,他改装了50个电暖炉送给亲朋好友使用,反映很好。“接下来两年,我又做了小批量的产品,在长沙县北部乡镇做了试销,结果令人振奋。同时,也收集到一些改进意见。”
张勇军告诉记者,到2008年他才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在2009年成立公司开始规模经营,还先后引入了两批外来投资,并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对产品进行了两次大改进。
回顾这段经历,张勇军说:“发明能够成功转化的关键原因,就是产品具有实用性,其优点显而易见。”他认为,当一个只会改进产品而对市场一窍不通的技术迷是远远不够的。既要懂技术,又要懂市场开发。至于转化模式,“自己做样板,再引进投资比较实际,但要注意好保护知识产权,最好先申请专利,再对外宣传。”
转化成功,外界的作用大不大?张勇军感慨“众人拾柴火焰高”。除得到长沙县科技部门的10万元支持外,一些媒体的热情报道也让他受益不浅。而当年没有接受省内一档收视率颇高的电视娱乐节目邀请,失去了一次推广良机,至今让他感到遗憾。至于外来资金,张勇军坦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光有钱,不会管理照样不行。他说:“或许几年后,我也会成立风险创业投资团队,为科技创业者提供系统的、全面的创业服务。”
周红灯:产品不改进,就会被淘汰
身为棉花采摘机的发明人,周红灯这个时节闲了下来。“今年棉花都采摘完了。我正在考虑产品改进的问题。”周红灯告诉记者。
经过15年的努力,棉花产区长大的周红灯终于鼓捣出了不伤手的采棉机。2011年,他带着样品参展长沙科交会民间发明展区,引来了五六家有意合作的厂商,最终选定了益阳一家农机厂合作。周红灯也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全力投入到产品开发中。今年首次实现销售,卖了近万台。“长沙科交会这个平台对我们草根发明人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去年参展也是一位同事给我提供的信息,我到现在还打电话感谢她。”周红灯感慨。
从参展到确定合作伙伴只有短短几个月,应该说周红灯的发明转化得还算顺利。“在寻找合作伙伴时,不能什么都按自己想像的那样,非要达到自己的要求才放手,有时也要借力。”周红灯总结道。
记者注意到,从参展科交会到上市销售,周红灯的棉花采摘机已经变了个样。为什么还要改进呢?“今年由于棉花采摘期间雨天较多,棉花有缠绒现象,有的棉农觉得还是要用手,所以我必须改进机子。况且,现在很多人在打这个成果的主意,明年市场上肯定会有仿冒产品,我不改进就会被淘汰。”周红灯想得很远。
张江杰:从设计开始,进行换位思考
18岁的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江杰,也是一个幸运儿。这个编程高手研发的校园安全系统采用网络摄像机,在清晰度、功能等多方面远优于传统摄像机。凭此成果,他承接了浏阳市60多所中小学网络监控系统安装业务。他还将网络摄像机运用到医院等需要监控的场所,至今共卖出400套左右,销售额约50万元。另一项专利“无线烟花点火系统”也已卖出1套,还有3家公司有意购买。
两项成果为什么能走出深闺?“从设计开始,我就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买这个产品能带来什么?这个产品的价格能不能接受?这个产品的质量怎么样?”张江杰年纪虽小,见解却很深。“在今年浏阳科普日那天,我给儿子设计了一块展板,引来了电视台采访。很多人认为他年纪虽小,却成立公司搞研发,纷纷来打听,还有人想合作。”张江杰的妈妈告诉记者,民间发明人推销自己也很重要。
谭迪熬:切忌搞那些违背科学常识的东西
省创造学会副会长谭迪熬,多年为民间发明鼓与呼。如何成为成功转化的幸运儿?
谭迪熬认为,发明人不能单凭热情或一时冲动搞项目,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市场需求搞发明。在广泛征询将要使用者意见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技术成熟度。切忌搞那些违背科学常识的东西。
同时,对自己的项目要有一个较为正确的估价。发明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实属不易,但这也不能成为狮子大开口的理由,那样只会将合作者或开发商吓跑。
他还认为,一定要将当前最新的技术、理念融入到自己的项目中来,使自己的项目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一个使用寿命短暂的项目,即或一时找到了合作者或开发商,也将会半途夭折。稿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