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普通人到了这个年龄,一般都在家颐养天年。然而在百色市德保县,却有一位物理教师,16年来退而不休,在家专心搞发明创造,如今已获得35项国家专利。这位“越老越有创造激情”的老师名叫黄志宽。 创造灵感
从生活和阅读中来
11月21日,记者在德保县见到了黄志宽。眼前的他西装笔挺,精神矍铄,一点也看不出是73岁的老人。
“其实,一开始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不想被病痛折磨。”黄志宽说,1993年,心脏病让他不得不提前从三尺讲台上退下来。1996年,闲来无事的他利用自身所长,开始搞起了小发明,并不断把成果申请成专利。这么多项专利,创作灵感都是来源于他平时读书看报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1997年,他的第一项专利发明诞生了。在农村,村民在地里喷农药时,时常发生因吸入农药而中毒的事。怎样避免悲剧发生?黄志宽想到了口罩。但一般的口罩只有防尘效果,无法防止农药渗入。于是他在口罩中间加了一块纱布。干的纱布能过滤粉尘,浸过肥皂水后,又能把农药毒性减弱。他把这个口罩命名为“双防口罩”。
为了把自己的发明成果运用在生活中,他做了一批“双防口罩”给村民使用,大家的反响不错。
黄志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决定将“双防口罩”的制作技术申请成专利。刚开始他并不知道申请专利的流程,特地跑到南宁的专利事务所找人帮忙填写申请。没想到的是,“双防口罩”的专利申请竟然通过了。当他拿到专利证书的那一刻,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毕竟专利是自己的,别人来帮写申请,并不能完全领会我的意思。”黄志宽说,为了提高专利申请成功率,他专门致电国家专利局请教申请专利的流程,“我是做老师的,后面的专利申请都是自己操刀了”。
痴迷创造
家人从反对到支持
由于体会了“双防口罩”成功的喜悦,黄志宽此后一头扎进研究创造中,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候,老伴叫他煮饭、洗衣服,他都听不到,因为思路被打断,他还经常吼老伴。莫名其妙遭吼,老伴感到很委屈。对于他这些所谓的发明,家人一开始并不支持。
黄志宽的二儿子黄华聪说,别看这些专利看上去光鲜,但并不能给家里带来任何收益,反而有些拖累。
以前,为了帮助黄志宽拓宽眼界,他的大儿子拿着微薄的工资陪着父亲到各地获取灵感。到后来,连大儿子开的小杂货店也因为无时间打理而关闭了。
黄华聪说,最惨的一次是在1999年,当时湖南岳阳有人打来电话,希望与父亲合作开发项目,“我父亲信以为真,就急忙赶到湖南去。到了当地,不仅吃住费用都是我们自己埋单,而且对方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我们意识到上当后,连忙借口说回宾馆拿资料,最后连行李都没拿,就仓皇逃离了那个地方。现在接到合作电话,我们都是小心翼翼的”。
尽管家人反对黄志宽继续搞发明,但看到他从中找到乐趣,再加上这些年家里条件逐渐变好,家人也就默许了他的做法。“我们做子女的,看到老人身心健康愉快,就很满足了,其他都是次要的。”黄华聪说。
缺乏推广
35项专利未见效益
黄志宽的发明专利和生活密切相关。比如“肩抱式安全座椅”,特别适合汽车上孕妇和小孩使用。这项发明改装自他家的小坐凳,黄志宽在坐凳上添加了扶手,并在靠背与扶手连接处安装了弹簧、滑轮。只要手轻轻抬起右边的扶手,左边的扶手也跟着抬起,扶手上的肩抱块就犹如弯曲的臂膀,把人当胸抱住。这样一来,防止了汽车突然减速、刹车或碰撞时由于惯性,乘客从座椅上被抛出向前碰撞而受伤。这项技术在2004年获国家专利,但未能投入生产。
黄志宽虽然拥有35项专利在身,但这些专利并没有转化成实际效益,有的甚至已经过期了。面对这些挫折,他很坦然:“搞发明是源于兴趣,其结果怎样并不是很重要。”
一些有意向合作的企业,曾邀请他到工厂做指导,他觉得对方的合作条件过于苛刻就拒绝了。对于一些过了保护期、变成社会资产的专利,他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如果有一天这些过期的专利能给其他发明人提供创作素材,也能体现我为社会做的贡献。”
德保县科技局工作人员表示,在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尽管有专利申请获得审批通过,向全社会公开,但专利拥有人却很少为自己的专利“吆喝”。不可否认的是,像黄志宽这样获得那么多专利的个人,并不多见。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明成果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该工作人员说,前不久,在南宁举办的第一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就为专利展示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据了解,从去年开始,为了鼓励申请专利成功的个人,政府给予了适当奖励。
走进校园
激励更多后来人
黄志宽说,由于身缠多种病痛,从2006年开始,他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发明。2011年,县里的领导到他家慰问,并鼓励他多搞发明,争取获得要求更严格的发明专利证书,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尽管现在双手有些发抖,对制作模型和画图有些影响,但他表示一定会把发明之路坚持走到底。
为了鼓励更多人搞发明创造,今年,德保县科协等单位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特地邀请黄志宽走进课堂,向学生们揭开专利的神秘面纱。
黄志宽说,学生们的热情很高,一开始,学校只安排了20名学生参加科普活动,后来报名参与的学生达70多人,课堂一下子爆满。在讲课过程中,学生们不时提问,他也积极解答。“一堂课下来,喉咙都受不了了。”他说,“学生们的爱好,是我前进的动力。”(南国早报记者阮萃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