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发明家”倪玉勇(左)用8年时间设计了11种康复器,希望让更多卧床病人受益。图为他设计的双杠式升降偏瘫病人学步器。 实习生高歌 摄 制造业祭出科研创新“神器” 好发明现场交流会即将举行
倪玉勇设计的方便病人上下床的设备
实习生高歌 摄
翻身、下床、曲腿、洗澡,这些日常生活中再轻松不过的小动作,对久病卧床的老年人来说却是个大难题。不少老年人因为长时间卧床生了褥疮,引发出更严重的病症。原济南市第二粮库的钳工倪玉勇,用8年时间琢磨并制造出了11个品种的康复治疗器械。这些功能特殊的器械在街坊四邻中出了名,常有人上门“慕名求机”。2日,这位“发明奇人”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将这些器械大批量生产,帮助更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如果有人愿意帮忙,可以考虑将专利免费提供。
□本报记者 田珊
他的发明让病人能在床上洗澡
一面墙上密密实实地挂着铁丝、锯条、扳手、零配件,20平方米左右的库房被人工隔成了上下两层,一多半的空间被怪模怪样的钢铁器械所占据。这里是倪玉勇位于腊山立交桥附近的工作室,也是他的“发明王国”。在用木板隔出的阁楼上,倪玉勇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发明创造。“这是供卧床病人使用的护理床,它汇集了翻身、曲腿、洗澡多种功能。”倪玉勇向记者介绍的床,乍看上去与医院里的普通病床无异。“它的功能可比普通病床多多了。”倪玉勇边说边上前演示。普通病床,只能将上半部分床板摇起,让病人得以坐卧。而倪玉勇设计的这种床,有5个手柄,轻摇手柄,床板的下半截也可以向上隆起,使躺在床上的病人腿部得以活动伸展。床板中间还有一个30厘米见方的特殊区域,摇动另一个手柄,特殊区域就可以自动升降,这是为卧床病人大小便专门设计的。
倪玉勇还为这张床加载了洗澡功能。用特制的翻身带帮病人翻身后,用防水布覆盖整张床,这张床就被改造成了一个大浴盆,洗澡产生的废水,还可用专门设计的水泵装置抽出。
8年设计11种康疗器械
“再看看这台方便病人上下床的器械。”倪玉勇说着又推出了一台有点像秋千的东西。“很多病人上下床困难,想到窗边呼吸新鲜空气都成了难事儿。”倪玉勇用机器将病人的座椅悬挂起来,调整到比床面略高,只要轻推带滑轮的“秋千架”,就可以让它与床合二为一,病人也就顺利地从地面“平移”到床上了。
2004年至今的8年中,倪玉勇还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康复器械,有的帮病人不下床就能锻炼腿部肌肉,有的可以让病人坐着运动,有11种之多。
半月外出赚钱 半月专注发明
“这些器械,并不是我一个人研发出来的,我们是一个团队,这是大家集思广益的结果。”在倪玉勇工作室,记者还见到了另外几位“研发团队”成员。
65岁的李心智是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退休老师,他被称为团队中的“高工”,常常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技术难题。同样65岁的任述华曾经是牡丹江党校的经济学教师,被大伙儿开玩笑称作“教授”。桑先生今年61岁,是最近加入这个团队的。桑先生的老母亲卧床6年,为了缓解老人卧床行动不便的痛苦,他慕名来找倪玉勇请教护理床的制作方法,一起研究定制成功后,他也成了工作室的常客。
“我们七八个人没事就爱到这儿来,一起讨论、研究设计、焊接制作,很开心。能为老年人解决实际难题,我们觉得这事儿挺有意义的。”李心智说。
搞发明对倪玉勇而言,也是业余生活,他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一名技术工人,帮助钢厂、热电厂等维护、粘合输送带。一个月里,他有半个月的时间往返于全国各地的工厂,另外半个月,便一头扎进他的“发明王国”。
做一台器械,小的成本二三百元,大的要两三千元。经费从哪儿来?“在外面赚三百,回来给家里说两百,省下一百就偷偷挪过来呗。”倪玉勇笑言。
做普通人买得起、用得上的器械
迷上研发康复器械,源于倪玉勇自己的人生经历。2004年,他的岳母瘫痪在床,因为实在抽不出人看护,家人无奈之下把她送到了养老院。“可是老人住了一年就去世了。”倪玉勇说,“就是因为没有翻身、活动的能力,老人染上了褥疮,最后‘上路’的时候,身上5个地方都露着骨头。”从那时起,倪玉勇就开始琢磨,有没有一种护理床,能让卧床的老人们少受点罪。
倪玉勇考察了市场上的康复器械,发现这些产品要么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要么价格昂贵,一般工薪家庭用不起。他曾在一个干休所见过一台日本进口的多功能护理床,要7万多元,普通老人怎么用得上?“我做这些器械时就本着三点:一是满足卧床病人的各种护理需求;二是价格要低;三是要让普通老太太也能轻松使用。因为有的老人瘫痪,只有老伴一人在家照顾”。
经过一番刻苦钻研,2006年,他的“多功能病人用床”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0年,他改良后的“卧床病人翻身方便床”、“半瘫病人康复训练学步轮椅车”也获得专利。“还有三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倪玉勇说,他打造的是一系列产品,病人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护理和锻炼。
将上万元的产品送给敬老院
2011年,倪玉勇将自己设计并制作的一套康复器械,免费送给了济南一家残疾人开办的老年公寓。
“他(倪玉勇)给我们送来了床、车子、老人瘫痪康复器等好多器械。要按售价算,得值几万元。”5日,美德老年公寓负责人张大美告诉记者,公寓里有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用了倪玉勇捐赠的医疗器械后,现在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了,护理人员也比以前省了很大力气,可以同时看护更多老人。
不仅如此,张大美告诉记者,已经3年多了,倪玉勇常常到老年公寓来。“我是个残疾人,开公寓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他就带着自己的一帮哥们儿,夏天帮我们装风扇,冬天帮我们拆遮阳网,干了很多我们自己干不了的活。每次留他吃饭,他从来不答应,只是说‘我们在外面买个烧饼啃啃就行’;想付给他做器械的小部分材料本钱,也被他拒绝了。他说‘要是图钱,就不送这些器械了’。”
“他(倪玉勇)一个下岗职工,用自己积攒的钱做了器械送给老人,多不容易。说实话我很吃惊,做梦也想不到,这个社会上真的有‘活雷锋’。我打心眼里感激他,也请你们替我好好感谢感谢他。”张大美反复对记者表示。
而在2日的采访中,倪玉勇却只字未提他为老年公寓义务帮忙的事儿。“我也不图什么回报,就是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老人做点事儿。”倪玉勇告诉记者,按照他的调查,济南目前有各类80多家老年公寓、敬老院。敬老院里老人多、护工少,不可能把每个老人都照顾得那么周到,非常需要这些护理、康疗器械。
希望能大批投产免费提供专利也可以
“发明这些器械,就是让病人少受罪,护理人少受累。”倪玉勇现在最希望的,是多年钻研的产品,需要的人能用上。“只要有人用,我就高兴”。
目前,有不少人听说了倪玉勇的发明,上门来找他做床、做康复器。他是纯手工作业,以他的能力,做一台小型器械需要两三天,要是做护理床,怎么也得五六天,他有些应接不暇。
“如果有人愿意帮忙大批量生产这些器械,那就太好了。”倪玉勇表示,如果有人愿投产,他可以考虑免费提供这些专利,还可以指导厂家生产。 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