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广州港获得发明专利...  11/27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盛...  11/15
   九号公司卡丁车产品...  11/12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产...  11/06
   脑机海河实验室团队...  11/03
   长沙“公交医生”一...  10/25
   全国七成左右发明专...  10/19
   庞代文:让微小量子...  10/14
   山西省以科技创新塑...  10/07
   刘珈岩:热爱发明的...  10/05
   1979年至2023年我国...  10/01
   这个科技领域的职业...  09/20
   2024年芬兰千年技术...  09/05
   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  09/01
   九阳:发明了一个产...  08/31
   浙江一本科生团队研...  08/27
   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1...  08/23
   2024年宋庆龄少年儿...  08/19
   晶体管家族增添新成...  08/16
   平湖曹桥开展“四大...  08/13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69 7375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发明“高光效玉米栽培法”(科技一线)2012/10/15
    老莱的玉米已经两米来高,整齐的穗位上结着饱满的玉米棒子,引人好奇的是玉米的垄向不是正南正北,而是略微向西偏斜,每种两垄中间空一大垄。

  “这是高光效栽培法。” 年过半百、扎根黑土地28年的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齐晓宁解释说。

  高光效玉米栽培法的奥秘

  2010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与沈阳军区签署了《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以“大马力+科学种田”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集中转化中科院高新技术,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老莱农副业基地是其中之一。

  玉米高光效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是院军合作重点示范项目,由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齐晓宁负责。

  高光效栽培法的科学奥秘在哪里?在他的“重点实验室”——老莱试验田,老齐娓娓道来种玉米的那些事儿 。

  玉米是高光效植物,喜温光,产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密不可分。目前的栽培方式,光能利用率只有1.4%—1.5%。通过科学计算,如果按磁场南偏西一定角度种植,并合理扩大垄距,玉米全株光照时间延长3个半小时,避免在有效光合作用时间内玉米阴影相互遮蔽,光合作用显著增强,每亩增产10%,最高达27%。“用农民的话说,就是三垄并作两垄种,行行是边行,棵棵是地头。肥一样施,药一样打,产量就能往上增。”老齐露出淳朴的笑容。

  “还有一项玉米增产技术是休耕轮作。玉米棒子收割后,秸秆还田,防止土壤风蚀水蚀,腐烂后可培肥地力。第二年在原先空垄处播种,第三年再轮回。试验三年后,老莱基地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增加了千分之二,蚯蚓每平方米增加了10到20条。”

  2011年,在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老莱基地5万亩示范田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生育期在115天的德美亚3号品种也能安全成熟。“周围很多老百姓来试验田取经,每天都有人来打听种植方法。”老莱农场的军人说。老莱周围的农户自行组建了三个合作社,学习玉米高光效种植方法,齐晓宁还无偿兼任“技术顾问”。

  今年,东三省玉米高光效总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为照看这些试验田,每年他都要开车4万多公里,奔波于东三省各大农场。

  高光效栽培法是如何诞生的

  玉米休耕轮作和防风保水的耕作方法和改变垄向、扩大垄距的耕作方法是齐晓宁等四人自主创新的发明专利。

  2004年,齐晓宁和刘景双研究员等4人在德惠农场查看玉米的长势和虫害情况。种了20年庄稼,闲聊都不离本行,“高粱长头顶,玉米长腰上,大豆结全身,马铃薯长地下,这些株高不一的作物,为什么垄距都是70厘米左右?”几经琢磨后得出结论:“今天用的犁铧还是祖宗传下的‘古董’,所有农作物都用同一种。”常在东北地头走,齐晓宁还发现,各家各户的玉米垄向毫无规律。“种过地的人都知道,边行地头的庄稼长得好,用什么方法能扩大边际效益呢?”哥几个一拍即合,组队研究起这课题。

  经过多次无规律的垄向和垄距的试种后,他们发明了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7月到9月是玉米最佳的生长期,根据这一季节太阳的照射角度和玉米株高等参数,以早上10时到下午2时之间玉米植株投影面积最小为原则确定垄向和垄距。”

  休耕轮作、秸秆还田的种植方法,齐晓宁的初衷是保护黑土地。据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张义兴介绍,“近百年不科学的过度开垦已使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60%。”试验发现,老齐的想法不但能培肥地力,还能使玉米增产。

  科学种田的新探索

  在院军合作示范基地,老齐正在摸索结合中科院的机械化作业、生物防治和精准农业等技术,把东北玉米种得更好。

  玉米出苗后,东北最常见的病虫就是玉米螟。“利用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生产无公害绿色玉米同时保护环境。”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秦启联说。玉米螟的天敌是赤眼蜂,利用剥去蚕丝的柞蚕卵做寄生体繁殖赤眼蜂,然后利用特制放蜂器投入玉米地。“可以除去60%的玉米螟,而每亩地成本才两元钱左右。”老莱基地已建成生物防控工程技术实验室,3年间培育玉米螟赤眼蜂30万只,放飞面积1000亩。

  “赤眼蜂的扩散直径是6米,要想加强防治效果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结合精准农业的相关技术,先对农田‘体检’,然后‘对症下药’。”秦启联说。

  离老莱不远的双山基地,一块500亩示范田正在实验利用旋翼无人机定点、定量播撒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笔者在田间碰见齐晓宁,果不其然,这片玉米也是他指导种植的。老齐有个愿望,以后在东北的田间,玉米都有规律的垄向和垄距,示范基地的“高科技”也都飞入寻常百姓家。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