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生活 “指纹加密印章”、“ 防止农作物被野生动物侵袭的报警器”、“ 立柱式无土栽培机”……本科学习4年间,发明了许多与生活相关的发明专利,安徽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曹飞一跃成为校园瞩目的明星。
在安徽工业大学,像曹飞这样的“科技之星”比比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参加过“创新能力试点班”。
2001年,安徽工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创新能力试点班”,系统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该校校长李家新介绍,试点班面向所有学生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潜力、体验创新过程” 的“三步法”。
鲁月红来自贫困农村,刚入学时,她总认为自己“矮人一截”。参加“创新能力试点班”后,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她不仅获得了多项全国科技竞赛大奖,还于2010年5月注册成立了一家环保科技公司,目前已签署3项合同2项合作意向书。
10年来,安徽工业大学共有800多名学生从“创新能力试点班”结业,提出各类创意设想达50多万条。截至今年6月底,学生共申请专利810项,授权专利505项,其中数十项专利转让到企业。
“通过创造学系列课程、课外科技活动、人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和创新基地等五项合一的教育模式,浓厚的创新氛围逐渐形成。”“创新能力试点班”指导教师冷护基博士说。
在试点班,学生参加专场报告、讲座以及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竞赛,都可获取学分。教师具有学科交叉意识,为同学们的第二课堂科研活动开展指导。同时,要求试点班的同学在大学四年中坚持“每日一设想、每日一观察、每周一交流、每学期一创意、每人一项专利”活动。
创新素质教育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近年来,在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该校学生屡创佳绩。今年,该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的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引起关注。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