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了解到,该园科研人员发明一种能够有效从新疆紫草中提取出抗癌物质的方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袁晓、袁萍共同发明的“一种从紫草中分离出萘醌类有效成分的方法”,能够分离出新疆紫草中主要药效成分萘醌类色素,包括紫草素、去氧紫草素、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等。
袁晓介绍说,萘醌类色素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抗炎和消化道平滑肌等作用。从新疆紫草中提取的紫草素,510mg/kg可完全抑制腹水型肉瘤180细胞的生长,10mg/kg可延长带瘤小鼠生命92.5%。另外,紫草素对小鼠肝癌H22和Lewis肺癌的放射还具有增敏作用。
目前,对紫草萘醌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但大多是传统的提取分离工艺,分离时间长,提取杂质多,溶剂耗损大,不易分离得到高纯度的药用成分。
这项专利提供的提取分离方法易行,操作简便。其方法是利用一种中低压制备色谱,高效分离抗癌活性成分的优化工艺,能获得纯度较高的有效成分,且含量达到95%以上。袁萍说:“这种技术提取的活性成分不仅有抗肿瘤的作用,还有抗炎、解热、镇痛、镇静、抗体病原微生物、抗生育及保肝作用,能广泛用于医药卫生行业。”(新华社武汉6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