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扳手能拐弯,狭小空间内的螺丝很轻松就能拧上。昨天上午,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展示出229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其中不乏解决生活难题的小发明,其中近20项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记者采访发现,我市已经举办了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可中学生的创造能力远不如小学生,拿出来的作品也多数是理论研究,动手能力下降明显。 拐弯扳手能进窄缝
“有的螺丝位于窄缝处,普通的扳手挤不进去,就算有小扳手,手转动时也十分吃力。”51中初二学生申淇说,她的发明叫“二自由度传动扳手”,形象点称呼就是“拐弯扳手”,在她的演示下记者发现,一个位于铁槽中的螺丝很难被小扳手拧上,而在拐弯扳手的帮助下,装有链轮的封闭套筒将螺丝槽扣住螺丝,而在套筒的另一头,小扳手拧动一个突起,就可以带动链条转动,将铁槽内的螺丝固定好。在操作空间较深的情况下,申淇还演示了两个套筒相连的操作方式,“两个套筒连接后,实际上是将力量多了一次传送,而且可以360度改变方向。”申淇说,这种拐弯扳手可用在车辆和各类机械装置的修理维护上,一些部件不用拆开就能完成操作。
大学路小学的杜雨玄发明了“多功能绘画工具箱”,将调色板、笔筒和清洗盆融合在一起,携带方便还十分好用。来自胶州市的孙继鲁还发明了折叠式盆架,增加了洗手间内的空间利用率。而27中的裴翌翔则用了一年时间做电脑编程,制作出了能唱歌、跳舞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围观。
每年申请50余项专利
“中小学生的创意多数都是受到生活小事的启发,萌生了许多小发明。”青岛市科技馆青少年部主任胡晓蓓告诉记者,专家在评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发明创造是否真的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代劳就失去了意义,尽管一些学生的想法并不高深,但由此带来的创意往往出人意料。据了解,此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15万余人参加,229个创意发明脱颖而出,还有109幅科学幻想绘画展览。
胡晓蓓介绍,除了展现学生的创意,能否申请专利也是评价发明创造价值的重要标准,“每年参赛的发明创造中,有50余项能申请到国家专利,有的甚至会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申淇同学发明的拐弯扳手在展示时,不少家长和老师鼓励她赶紧申请专利,专家对其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中学生创新力退步
说起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瓶颈,胡晓蓓也深有感触,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小学阶段发明创造欲望很强,可到了初中反而退步了。“从近些年的分析来看,初中和高中学生创造力明显不如小学生,想法也不够开阔,能发明出来的东西也少。”胡晓蓓分析说,参赛的项目分为发明和理论研究两部分,小学生基本都是搞发明创造,比如基隆路小学的王培丞看到路牌没有盲人专用的,就发明了刻有盲文且能发出声音的路牌,而中学生有超过60%是做理论研究。记者在现场也看到,带着小发明来现场的,多数都是小学生,总人数占优势的中学生在会场里成了“少数派”。专家分析说,这种结果必然与学习压力有关,为了得高分,家长和老师更喜欢高中生钻研某学科的理论,这对以后大学选专业也有好处。
此外,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的“原创性”也在降低。专家分析说,每年的初赛中,都存在一大批改进型的作品。“东西原来就有,只不过做了一些改动,增加了某项功能,虽然也算创新,但不是原始创新,只能算是改进。”专家告诉记者,除了现成物品的微小改动外,一些发明创意的雷同,也让专家头痛不已,重复性的发明创意连初赛都过不了。
(记者 陈珂 摄影报道)
作者:陈珂 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