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您位于: 首页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2000余名“小发明家...  07/06
   长江经济带发明学会...  07/01
   川庆钻探职工创新成...  06/26
   “土发明”打败“老...  06/18
   黑龙江省8项发明专利...  06/11
   2项金奖+13项优秀奖...  06/08
   中宏网:智能耀银河...  06/02
   艾晨光:用“小管件...  05/25
   行进中国|6297项发...  05/21
   空气中挤水!中澳科...  05/11
   2024年河北省知识产...  05/05
   内蒙古有效发明专利...  05/01
   中国发布丨去年我国...  04/24
   我国77项发明获日内...  04/19
   武汉一公交管理员发...  04/09
   中国学者研发集成规...  04/03
   截至去年底 河南全省...  03/31
   斩获重要专利 山西美...  03/23
   2024年全市高价值发...  03/14
   安徽每万人口发明专...  03/05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1/371 741120篇/页
   
  浏览工具:缩小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行距增加行距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一项“土发明”何以走向全区?2011/11/02
    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江永新 龚 坚 韦广锋

  “我们县一位农民自己发明的小蚕室温湿调节设备,正被自治区蚕业总站在全区推广!”10月20日,记者在象州县听说这一新鲜事后,立即前往一探究竟。

  这位农民是罗秀镇罗秀村的区登波。他的小蚕共育室是一个租来的大院,共有上下两层30多间房。初看,与记者见到的其他小蚕共育室并无两样,都分为小蚕室、储桑室、催青室等。

  细看,只见一间60多平方米的小蚕室门口,立着一个焊接而成、锈迹斑斑的自制设备。区登波夫妇将其命名为小蚕室木屑加温炉。

  “就是自制空调?”记者问。

  “这可不是一般的空调,它不但能加温,还能抽湿,同时兼具通风换气的功能。”一旁随同采访的镇蚕业推广站负责人罗接能解释说,自治区蚕业推广总站原本使用空调,来象州调研后,也改用这个了。

  这个样貌奇特的设备由直径55厘米,高90厘米的废弃铁皮小油桶改制而成,油桶连着一个特殊设计的燃炉,燃炉配有两根加热棒和排风扇。“加热棒加热后,由排风扇将热气通过管道传到室内,加温效果相当于3台3匹空调,因为排风扇还促使了空气交换。”区登波夫妇自豪地说,更难得的是成本低廉,除了造价低外,加一次木屑可烧24小时,每天使用成本仅3元左右。配合除湿机正好解决了开春时蚕房低温多湿的不良环境,蚕的白僵病就不易发生。

  在这里,除了加温设备外,还有加湿、降温、通风一体化的自制水帘空调。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其主要部件如核心设备移动空调机、窗户上的水帘以及用于调节温度的调压器都是网上购买的。但是,组合起来用于小蚕共育则实属民间智慧。

  2007年,区登波发展小蚕共育,这一年出售共育的小蚕1680张,收获了“第一桶金”。2008年,他贷款6万元扩大共育规模,却遇到了大麻烦:当年是养蚕气候最为反常的一年,传染性蚕病特别是白僵病大面积发生。蚕病群体性发生使共育户成为众矢之的,区登波的共育室也不能幸免,蚕农纷纷找上门来要求赔偿因蚕病造成的损失。

  “失败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化解小蚕共育风险。”每当忆起当时情形,区登波感慨万千。从那以后,他多次到县农业局与技术员探讨,并多次参加县乡举办的桑蚕培训班,还专门向自治区蚕业总站专家请教,并走上了自主发明之路。在他的努力下,现在他的蚕房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控制温度和湿度的程度。“这样不但能给小蚕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还能在打雷下雨时通过调低温度让小蚕进入半休眠,解决桑叶不够吃的难题。”区登波说。

  离开时,记者看见了几台新做的木屑加温炉,区登波告诉记者,这是别人前来定做的。

  “看来这个"土发明"的推广速度还蛮快的!”记者打趣道。

  “领导要我申请专利,赚外快呢!”区登波呵呵地笑。来源广西日报)

登一年送一年
免责条款 | 友情链接 | 系统管理 |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发明专利技术信息网 ©1999-2024

网站联系邮箱 E-mail:hangzhou@vip.sina.com
信息产业部网站ICP备案序号:皖ICP备11003032号-6

友情链接                  
除尘滤芯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 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