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工具: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 民间发明转化率仅5%引深思 百元一月专利费也付不起 | 2011/10/14 | 东方网10月14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一边捧回了星火杯发明大赛的一等奖,一边却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这项发明专利权走向终止。 这就是民间发明家王性仁心中的痛苦。尽管他几乎为此倾家荡产,但专利迟迟无法得到产业化。山穷水尽时,老王不得不做出如此决定,“我总得留下点看病的钱。” 发明创新实施难、转换难,正成为阻碍民间发明人最大的“拦路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搞了几十项发明专利,十几年来却未曾转让一项的人比比皆是。来自中国发明协会的数据显示,非职务发明人只有大约5%的专利技术能够得到转化。在无力支撑后,不少发明人最后只能如同王性仁一样,无奈放弃自己的专利。 上海科普事业中心主任胡山保指出,经济支撑薄弱,是民间发明者无力转化的最大软肋,缺乏风险投资、融资以及创新基金的支持,只靠“单兵作战”,产业化之路充满荆棘。 百元一月专利费也付不起 “我拿到了一等奖有什么用?专利费都付不起了。”王性仁无奈地挥动着手上的证书。这项名为“草浆碱回收方法”的发明,为他带来了第十六届“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的“冠军”荣誉,但他却不得不面临放弃这项专利的窘迫。 王性仁始终不明白,自己的这项发明既环保又绿色,还能为企业省下大量开支,可为什么就不受市场欢迎。“用我的这项发明,可以比传统回收节电6成,节煤8成,项目造价能节省75%,从而实现制浆造纸清洁生产的零排放。” 就为了证明这项发明是“能派上用处”的,王性仁把自己历年的收入都押了上去,跑展会、找中介、自我推荐,他甚至去外地找了一家企业,自己出钱与对方合作,进行项目开发,但是耗费了近百万元后,王性仁再也没有后续资金“填”进去了。 现在的王性仁,甚至连100元一月的专利费都无力支撑。每个月有限的退休工资,要支撑整个家庭,要养老,还要看病。“这么好的发明,可惜啊!”他叹息道。 民间发明者普遍有“心痛” 让记者惊讶的是,类似王性仁这样轻松拿下发明金奖,却迟迟无法产业转化的发明者绝不在少数。就以这次“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来说,获奖名单中“老面孔”比比皆是,他们几乎都是无法进行产业化转换的代表人物。 “报4次、5次甚至更多的都有。”胡山保告诉记者,许多民间发明者无法寻求到企业的青睐,就只能年年来报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宣扬自己。 在这个群体中,有着这样一种普遍的“心痛”。民间发明家凌鹤轩获得过10次上海市优秀发明竞赛奖,拥有37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曾创造出“节能二合一隔墙柜套房”、“阳台太阳能灶”、“万能梯”等几十个产品,可如今他已经弃权发明专利6项,而且还准备再放弃5项。原因无它,就是至今没有转让出一项。 凌鹤轩透露,他曾经依靠发明协会和市发明办公室为项目宣传,也向有关企业直接发信发传真,但竟然连一封回信都没有。“为了基本生活,只能从此不再付专利年费了。” 转化率5%为何如此之低 卖房搞发明、吃咸菜搞发明,这在民间发明者中绝对不少见。中国发明协会秘书长鹿大汉曾表示,非职务发明人大约有5%的专利技术能够得到转化,比职务发明人的专利转化率要低很多。 “上海的民间发明转化率也不过如此。”胡山保指出,群众性的“金点子”,尽管不少极具创意,但很难得到市场承认,而发明人自己常常是“单兵作战”,经济实力单薄,自然无法长期支持。 但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非职务发明人的政策支持。虽然有一些部门的创新基金允许“任何人”申请,但民间发明人的申请成功概率很低。一些地方成立了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技术市场等,目的都是为民间发明搭建转化平台,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民间发明人很难得到资金资助。 “上海过去曾经有过技术市场,但现在也没有了。”曾经从事该领域工作的胡山保对此非常了解,在他看来,要改变目前民间发明人的生存状况,最好有专门的部门主管民间发明科技工作,从立项到资金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渠道。除此之外,应鼓励创新基金、风险投资进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民间发明的积极性,不让这些辛苦创造的成果最终沦为“纸上谈兵”。来源:东方网 作者:罗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