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工具: 返回上一页 发布人:patent
我要发布信息 | 他,一项发明为国家节省了3.84亿 | 2011/07/29 | 本报记者 冯国梧 实习生 吕若凡 他,天津港第一位博士。 他,一项发明为国家节省了3.84亿元。 他,用智慧绘制出世界级大港的宏伟规划。 他就是天津港集团公司副总工、规划建设部部长李伟,一位白领专家。 7月下旬的一天,记者来到天津港,了解李伟,采访李伟周边的人,倾听他的故事。 脚踏实地不事声张 纯朴、低调、不声张,这是李伟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天津港工作了几十年的天津港党委宣传部部长安卫兵向记者介绍,李伟主管规划以来,天津港在规划建设上采取了许多新的理念,特别是在2007年新一轮规划编修过程中,李伟率先提出在港口规划中吸收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突出城港协调发展的思路,为天津港新一轮的发展打开了思路,受到交通部和业内专家的好评。 对此,李伟说:“其实港城一体化的思想很早就有专家提出,许多创新性的思路源于很多方面,规划集中了各方面的意见,我只不过是将这些思路、观念具体到规划中。这绝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他嘱咐记者下笔时一定要客观。 李伟在天津大学海洋工程专业学习了近10年,直到取得海洋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他说:“10年的学习虽说越学越专,但培养了我一套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至今仍然贯穿在我的工作生活中。另一个就是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让我体会越来越深,并常常以此告诫自己。” 1997年博士毕业后,他到天津海岸带公司工作。他说,在那里有机会接触了不少国内顶尖的港口专家,工程院院士和国家级设计大师,与他们在一起开阔了视野并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 2000年,天津港港务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规划建设处的副处长,李伟在数十位竞聘者中应聘成功。 李伟说:“在应聘者中我不是最优秀的,或许因为那时天津港还没有博士,应聘时我沾了是博士的光。” 低调的李伟,每当有人提起他的闪光点,他总是补充几句,自己不是最优秀的,这些都是和其他同事一起做的…… 厚积薄发铸就辉煌 “有科学知识,有技术,勇于创新,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这是李伟周围同事对他的评价。 从2000年李伟应聘到天津港港务局规划建设处副处长以来,始终没有离开规划建设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李伟和他的同事们先后提出了港城协调发展战略,世界一流大港指标体系和港口经济贡献计算体系。 天津港规划建设部建设管理科副科长王初生说,这是港口规划的三大创新。这不但在全国领先提出了建设和评价新型港口的三大理念,而且也为港口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坐标和评价体系。 从“天津港总体规划”修编到“天津港东疆港区总体规划”;从“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发展战略及总体布局规划”到“天津港南疆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从“天津港专项工程规划”到“天津港航道规划”,作为规划建设部负责人,天津港大大小小30多项规划都饱含了李伟的心血。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国家战略,天津港迎来了大发展时机。天津港一大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每年的基本建设投资由原来的十几亿、几十亿跃升到上百亿的规模。 据统计,近5年在李伟和他的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天津港累计完成投资近400亿元,港口规模不断扩大,港口等级进一步提升,港口功能日臻完善。在码头建设方面,先后建成了20万吨级通用散货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大型码头,建成了13个第六代集装箱专业泊位以及大型汽车滚装泊位和邮轮泊位,3年中新增万吨级泊位24个,新增吞吐能力1.7亿吨。在航道建设方面,相继完成了15万吨级、20万吨级和25万吨级航道建设,航道水深已达-19.5米,可满足25万吨级油船和10万吨级集装箱船双向通航,使凡是能进入渤海湾的船舶均能进入天津港,成为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港。港区面积由2005年的47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近72平方公里,新增码头岸线超过10公里,为港口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港的发展打破了“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港口建设传统观念。天津港已经成为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李伟和他同事制定的一个个规划正在变为现实。 李伟说,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干的机会,天津港的平台让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有了用武之地。 科技创新支撑发展 如果说规划是一幅蓝图,那么实现这一蓝图就必须要寻求技术的支撑。搞技术出身的李伟,在制定规划中不但始终记住了这个道理,而且还亲历亲为,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搞规划是李伟的本职工作。2000年,时任天津港务局副局长的于汝民对李伟说,“你是天津港的第一个博士,咱不能光做技术管理,还要出技术成果。”听了这席话李伟既兴奋,又感到身上的担子重。兴奋的是搞技术出身的他还能做本行。压力大是怎样将规划与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规划建设中,李伟发现围海造地时,在海水中打埝成本很高(所谓打埝就是在海水中筑起一道墙)。原因是传统打埝采用抛石的办法。这种方法越是深海打埝成本就越高,并且已经成为制约天津港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难题。面对这样的难题,领导问他能否解决。这项工作对于李伟来说,本来是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事,但是他没有放弃。 一次他到北京国家交通部出差,在那里偶然看到一本《港工文摘》,介绍海洋平台建设中曾经使用了一种吸力锚,通过里面抽真空,加上负压,做海上平台的基础。这一报道启发了他,让他产生了灵感。 回来后,他的空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这项发明上。先是回到母校一头扎进实验室,验证这一设想。然后又从东疆港池现场拉来两卡车海泥,模拟真实环境。他将这一项目定义为“插入式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结构”。这一结构由四个直径和高度均为12米的“拔罐”型空心圆筒两两并列组成,上面用水泥板串联起来,形成结实的“底座”,“底座”上方再安装挡浪结构。运输时,将“拔罐”内充满气体便可漂浮在海上,可大大节省拖运成本,沉降时,“拔罐”里的气抽干,整个罐体倒扣压入海水中,海泥被吸入罐底,从而牢牢固定在大海中。 一次次摸索,一次次实验。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他有了九成的把握。这时他向领导汇报。 领导说,不要怕失败,只要有七成的把握,就可以大胆的干。领导的支持让他得到了鼓舞。并开始在东疆港的建设中应用。 为了这项技术,李伟和他的搭档们整整与大海、泥沙叫劲了5年多时间。一次次的海潮,一次次的风浪,他创造出的新型防护堤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天津港10多公里的防波堤中应用。据施工方测算,新结构较之前节省投资25.8%,为国家节省了3.84亿元。 专家们评价,这项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环渤海海域、长江口海域、珠江口海域等大型枢纽港区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不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为此,这一成果被评为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申报了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十多年,作为天津港规划建设部的负责人,李伟先后主持了重要规划30余项、重点工程近百项,所管理的建设工程始终保持一次验收合格率100%,重点水运工程优良率100%。作为一名科技人员他先后获得部、市级科技成果奖励10项,取得国家专利4项。几年来,他先后荣获全国海洋科技先进工作者、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科技日报) |
|